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江湖寻冢>第七回 初战和扬名
持,没人会跟这名大汉一样一手一把双持金环大砍刀的。/p

这对金环大砍刀在大汉手里舞得虎虎生风,就如同手里拿着的不是金环大砍刀,而是两根小木棍一般。/p

场下的看客们原本大多是支持云霄观的,但在看到这名大汉手里的金环大砍刀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这名大汉了。/p

相比那名大汉的夺人眼球的金环大砍刀,孟越新手里却只持着一把长剑,不过在孟越新的腰间却挂着一柄长刀,而孟越新却并没有打算要用此刀的意思。/p

孟越新腰间所挂的那把长刀其实并不是什么神兵利器,就是一把神捕门南门司所配制的平澜刀,就是一把刀柄与刀身连接处有一圈平澜纹的精钢长刀而已,但是这把刀却代表了孟越新的初心。/p

云霄观最出名的自然是剑法,其次便是掌法,而孟越新上山后却偏偏选择了刀法。/p

云霄观并未刀法传授,于是孟越新便选修剑法,然后再通过所学剑法的招数感悟通过改进创造出新的刀法,经过孟越新五年的努力,竟然真的创出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刀法。/p

孟越新给这套刀法起名为“骤雨破云刀”。/p

光听名字便知道孟越新的这套刀法的特点是快,不过这套骤雨破云刀法除了快之外,还有就是一个“乱”字。/p

孟越新这套刀法的乱并不是贬义词那个乱,而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意外性乱,这种乱也是江湖上高手们最头痛的一个特点。/p

说了这么多关于孟越新的事情,让我们重回场上。/p

此时孟越新与那名大汉已经交手快二十招了,但从场面上看是那名大汉占据了优势,而孟越新一直在被动的躲闪防守。/p

就在白夜皱着眉头观看着场上对决的时候,坐在一旁的青云子对其问说:“小太岁,你怎么看这场切磋?”/p

白夜摇着头说道:“我有些看不太懂,小孟虽然看起来属于下风,但他的闪躲和防守看起来游刃有余,这说明那名大汉的招数他心中已经有数,既然如此十招之内他就应该能够看透大汉的攻击套路的,而且十招之后大汉至少出现过三次可以抓住的防守漏洞,如果抓住这三次机会这名大汉早就已经输了,但现在小孟还在跟这名大汉磨,这点我真是不明白,要知道这一场可不是一对一的单挑战,而是一对一车轮战,不仅要考虑这一局的胜利,还要考虑接下来几局的战斗。”/p

青云子点头说道:“小太岁,你说的都没错,但你却还是小看了小孟,这孩子的天赋虽然一般,但对努力这方面却比云霄山上任何一个人做得都多,然而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不仅弥补了天赋上与其他天才的差距,还磨炼出了乎常人的耐力,所以你不必担心接下来的那三局切磋。另外小孟之所以没有着急出手,是因为在前天罗天大醮开始之前,我对小孟下了一个特殊要求:每次抓阄抽到一对一车轮战,小孟都必须第一顺位出战,而且第一局必须三十招后方能动反击,第二局则必须在二十招之后才能动反击,第三局在十招之后才能动反击,第四局则没有任何限制了。”/p

白夜听后笑着说道:“青云子师叔,看起来你还挺喜欢你的这个徒孙,竟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继续磨练他的在实战耐力,现在想想我当初让他拜金疙瘩为师是正确的选择了吧!”/p

青云子点头回说:“小孟这小子真心不错,不仅在武学方面用功,品质也非常不错,若不是收了逸尘这个关门弟子,我还真像收一个这样的好徒弟。”/p

白夜笑着说道:“这个等金疙瘩和沙映雪为您添了徒孙后,你就可以从小把他培养出小孟那样的人了。”/p

突然青云子指向场上,说道:“快看,已经三十招了。”/p

青云子的话音刚落,孟越新便动了反击。/p

虽说“一力破万法,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功法都是无用的,但这句话只适用于三流高手之列,再强的力量在真正的高手面前都是徒劳的,在真正高手之间只相信“一巧破千斤”和“力不打拳,拳不打功”,就如后面那句话所说:一个人力量虽强,却不如习练过拳技的人灵活敏捷;而精于拳技的人,又比不上功力精深的高手。/p

譬如挑夫苦力,负重力量很大,这是拳师不如的。但是他们要是与拳师傅斗起来,就必然是晕头转向,手足失措,空有几百斤的蛮打无用武之地。/p

拳技娴熟的拳师.身手敏捷,身法灵活,对付一般笨拙的人,实在是轻而易举。但是,如果遇上内外功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他们的攻击就象蚂蚁去摇动大树一样,一触其锋立刻溃败而无还手之力。我们看山中猿猴狡兔,虽善于腾跃纵驰,一见虎豹之威慑则无不束手就擒,这便是一个明证。/p

而那名双持金环大砍刀的大汉就如同一只力大无穷的狗熊,而孟越新则是一名配备了一身精良装备的猎人,当狗熊遇到一个这样的猎人时,结局往往是狗熊的惨死,而这场切磋也是如此。/p

就在大汉第三十一招挥出手中金环大砍刀的刹那,孟越新身形突然一折闪到了大汉的左侧,还没等大汉做出反应孟越新已经突击到了大汉身侧,大汉刚刚准备回撩另一只手中的金环大砍刀,孟越新已经将手中的长剑架在了大汉脖颈上。/p

孟越新手中长剑刚架在大汉脖颈上,场外的裁判便举手判决这一局孟越新胜。/p


状态提示:第七回 初战和扬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