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北上伐清>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

冒着烟的车厢内,十几匹马用长短不一的缰绳拴着,在轨道上被拉着前进。

天狩元年,皇帝向准噶尔地区派遣了一支特殊的军队,几年之后,这里的百姓载歌载舞,热情好客,治安好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其中的过程,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谁都不知道野蛮残忍的高原人是如何转变的。

所有人都只知道,天狩帝雄才大略,爱民如子,感动了当地的民族,让他们俯首帖耳,真心实意地融入到了华朝的怀抱中。

在准噶尔北方,巴图尔珲带着残存的准噶尔人,投入到沙俄的军营中,成为了明显的炮灰部队。

夏完淳继续在鄂毕河上游建城、造船,准备夏天的时候,将沙俄横腰截断。

在准噶尔的北部边境,沙俄经过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马上就开始修筑工事,建造石城,摆出一副防守的姿态。

愤怒的沙皇选择向华朝开战之前,对自己的这个东方远邻知之甚少,尤其是它的近况。

只知道这个华朝在海上作威作福,到处痛击那些可恶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但是没有想到陆军也这么强。

骑虎难下的沙俄,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惧,一直以来往东方的侵略都进行的太顺利了,谁知道终于踢到了铁板上。

克里姆林宫,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眼色有些躲闪,局势变成这样,所有人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还没被清洗的旧贵族冷眼旁观,还以为焦头烂额的只是沙皇和东部的大财主。

“东方的华朝的皇帝是一个傲慢的家伙,在他们的观点里,世界都是他们皇帝的。现在这些疯子已经打到了我们的本土,我觉得是时候团结起来,摒弃一些偏见,共同对付他们了。要知道,我们从蒙古人手里夺回自己的自由才百年,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当年蒙古人的屠杀是多么的血腥。”

对于沙皇来说,这番话已经是含着示软的意味了,可惜依旧是没有人回应。

俄国人自古就有这样的传统,越是大敌当前越要内斗,非得等到即将灭国时候,才会团结起来。

看着满朝都是木泥雕塑一般的大臣,沙皇无奈地垂下了头,夏天到来的莫斯科,一股寒意充斥在克里姆林宫。

-----

江南已经十分炎热了,侯玄演带着一家老小从苏州接上侯岐曾一家,回到了嘉定。

后山的竹林内,摆满了白色鲜花,一看就是经常有人在此收拾。华朝至今没有修建帝王陵寝,先皇烈帝就葬身在此,这里也是侯玄演起兵的地方。

当年侯玄演遵从父亲遗愿,和杨恕将他和弟弟的尸骨焚化,吹散在整片竹林中,所以华烈帝侯峒曾的坟冢里,只有一些战死时候的衣冠。

遍地鲜花,芳草茵茵,竹林里一根根地随风摩挲,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小鸟经过,晃了晃脑袋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远处一辆马车,拉着祖孙三人,行走在芳草萋萋的小道上。车前是侍卫开道,分列两侧,这片竹林的内内外外早就排查了几百遍了。

拒绝了礼部大张旗鼓的操办,拒绝了各种繁文缛节,侯玄演选择带着三叔和儿子前来拜祭亡父。

“六年之前一场大雨,把这里淹成了水泽,恰逢鞑子兵来到江南烧杀淫掠,你祖父带着乡亲誓死抵抗那一天的风,可比今天大多了。”

小东西眨着眼,估计是没有听懂,侯岐曾将他抱在怀里笑道:“陛下,跟个孩子说这些,他哪能听得懂啊。”

侯玄演稍微有些生气,皱眉道:“三叔,不是说了,这么叫显得生分,教我文渊就行。”

“那怎么行,现在陛下贵为皇帝,岂能没有尊卑。”

侯玄演深感无奈,毕竟这个时代皇权比天还大,要想改变这些人的观念,比登天还难。

在坟茔前,是侯峒曾生前旧部,和一起抗清的亲友的铜像。这些人表情刻画的十分到位,远远看上去就有一股坚贞不屈的英勇之气。

偌大一个嘉定城,活了不到两千人,侯玄演每次看到这些铜人,心中都深深地痛心。

自古为祸之烈,唯有满清鞑虏,祸害中原几百年,砸断了华夏多少脊梁。几百年的积贫积弱,让一个本来傲立世间的千年帝国,沦为人人欺辱的东亚病夫,甚至遗毒百年未肃清,直到他那个年代,还是有无数的慕洋犬,天天的哗众取宠丢人现眼。

侯峒曾的庙前,写着华烈帝之墓,简简单单的没有什么开山劈石的陵寝,只有一行小诗映证了他一生的功绩:

长江水流响潺潺,当日血战嘉定前。

城头抛却汉儿骨,胡风南渡山海关。

烈皇乘云驾升仙,空留长子镇河山。

黄暤高举六融日,茫茫四海已归安。

作为追封的皇帝,这样的陵寝不禁让人心生敬畏,侯玄演花了无数的钱,也不想在这种事上花费冤枉钱。

要知道一个皇帝的陵寝,往往需要几十万人,辛辛苦苦忙个几年,还不一定能修好。满清鞑子几个皇帝的墓,都掏空了国库,比军费什么的可多太多了。而且几乎都是刚登基掌权,就忙着修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雷劈了。

当然最后他们的坟,都便宜了孙殿英被炸开之后挫骨扬灰,搬空了陪葬的珍宝,也算是这个军阀头子,干了几件好事。

侯玄演已经想好了,等自己百年之后,也在这竹林辟一处墓地,和家人团聚就好。

不远处是黄淳耀兄弟的葬身之地,留下一间英王庙,门口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