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韩冬>161、前路
,不见上一见,倒显得自己有心虚之意。想到此处,韩冬已推开车门,在车内三人的疑惑之中,走了出去。

车外的大路旁站满了数十名长袍文士,这些人虽然年龄参差不齐,身着普通便装。但只从形态气质看来,也能知道这些人在朝堂之上,都应有一官半职,非是普通百姓可比。

站在这群文士最前之人,年岁不大,只在二十五六之间。高挺的身形,自有一股儒雅之风。一身天蓝色文士长袍,更显露出玉树临风之态。

在韩冬看来,这名文士只论相貌风采,竟然并不比越慕稍差!而且这人此时站在众人之前,隐隐为众人领袖。

这应该就是太子詹事宁可了!

在这群文士身后,是一大片栽种不久的新柳。一眼望不到边的柳树,只有三指粗细,却栽种的得极为整齐。

轻柳如烟,影影绰绰之中,在清晨的阳光下,柳林仿佛蒸腾而上的一片轻烟。在韩冬看来,柳林的规模竟然比以前还有宏大。

不过此时正是春寒料峭之时,柳树还未有发青之意。整片柳树林中,显得有些冷清的寂寥!

几名健仆正将酒菜之类,摆放在早已布置好的长形桌案之上。菜品不多,分量倒还不少。不过却多以瓜果冷盘为主,并不见荤腥。难怪敢于请高僧落驻!

另外一张较小的桌案上,摆放的正是笔墨纸砚等物。这倒也是,古往今来文人送别之时,自然少不了在酒酣耳热之后,留下赠送友人的诗篇。

这正是文人雅士,借以闻名后世之机。方才宁可所言,语焉不详,却是不知这些文士在此,是要准备送别何人?

……

见这些文士站立在道路之旁,脸上挂满笑容,并无多少临别依依之意。这送别之人定是去处甚好,并不需要徒增伤感,这些人更多是想借此机会聚会而已。

应是此事准备太过仓促,健仆还未摆放好酒席。因此正在路旁闲聊,耳尖之人听到韩冬所发佛唱,顿时以为有高僧经过。这才有社首宁可主动开口相邀之事。

不过看见车中首先出来的,并非心目中慈眉善目的高僧,竟然是一名高大魁梧如山岳的青年,都有一丝诧异之感!

心中诧异,举动却毫无一丝迟疑。站在最前的宁可已上前一步,抱拳一礼,正要开口问询,眼神却突然落在了韩冬身后,脸上更是露出笑容一片!

不用说,韩薇也紧随韩冬走到了车外。

“微臣拜见长公主殿下!不知殿下在此,请恕微臣未曾远迎之罪!”

随着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这帮文士就在道路之旁已齐身而拜。就是再过清高之人,在王室之人面前,也会谨守最为基本的礼仪。

“姐夫可是又瞒着妍姐,偷跑出来喝酒了!我可是会站在妍姐一边,你可不要怪我告密哟!”

韩薇玉掌微抬,示意众人不必多礼,已是眉眼带笑的打趣面前的宁可。

“呵!呵!这回我可不怕!你妍姐并不在宁安城中,她带着小冬上个月就回和玉去了!”

两人之间应是极为熟悉,除了刚一见面的应有礼仪之外,言语之中并无多少客套。从太后算起,两人关系确实极近。韩薇称宁可为表姐夫理所当然!

“哦!小冬也去了吗?什么时候回来?这次去越国,我给他带了不少礼物……”

韩薇口中说到“小冬”的名字,双眸不由扫了扫站在身前的韩冬。这人当年也曾是小冬,却比宁家小冬坎坷太多。

只不过,当今天下,只怕再没有多少人,能当面称呼他为小冬了!而世上唯一能称呼他为小冬之人,现在却根本不知道会有这样一个儿子!

“我代小儿多谢殿下,这次我调任镇原,沿途会经过和玉,正准备顺路去看看小冬母子。长公主所赠的礼物,刚好可以带上!”

此语一出,就连韩薇也有些诧异。

想不到这群文士在此送别之人,竟然会是宁可!


状态提示:161、前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