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血染军魂>第387章 九一八 十 “三更,求花”

谁都意想不到,令这负责人相信的居然是文忠平卷不起舌头的普通话。

负责人曾经于日本留学,常年与日本人打交道,绝对分得清日本人说出的华语是什么鸟样。

东北话是他的母语,更不用说怎么区分。他自己设想着,文忠平等人绝非日本奸细,其的口音亦绝非东北地界某大佬图谋沈阳兵工厂所应该派来的人,含义便是不会有图谋不轨者派一队南方人来兵工厂。

如此就很‘清楚了’,他们即使不是少帅派来的,便是中央政府派来的,自己更好将就把责任卸下。

这也是兵工厂主动打开大门的原因。冒充日本兵到了兵工厂大门,文忠平一伙唯一的几个桂林籍人便在门外扯卵谈。

他们已知晓东北方面下令不准抵抗政策,所以他们便丝毫没做武力攻打或所谓善了的打算。一路炸开就行了,便在大门口肆无忌惮的瞎说着。

大门里面的人都竖起耳朵听着,虽不大听懂,却都知道这伙人不是真鬼子。

兵工厂里的人是很矛盾的,政府和老板都让抵不抗,工人作为对工厂的感情、心血与饭碗的干系,自发地组织和主张武装抗拒。

真让他们去打开仓库拿出武器,开出坦克和装甲车什么的,918头一波鬼子,别说占领,只用跑路的份。可惜!能说什么?东北军都不准动,谁还能动。

厂里的小批驻军和警察等那就是混饭吃的,他们可无什么坚决的意志。

东北军政系统派驻的管理者,自然听令于大老板。整东北都不顾了,何来明确的指示!遂只能随机了。

亦对亦错,抵抗是错,不管是错!而如果有人主动接受兵工厂这块烫手的山芋,遂不会是错了吧!

至于什么手令、通知、关文等的,给文忠平蒙对了,即使有也不能拿出来,否则便留下了“把柄”,让日本人拿着了,可不得了,谁负那个“大责任”!

负责人‘一想就通’,连忙按文忠平的指示指点,急忙下令兵工厂里的人积极配合‘少帅派来’的人,接管工厂和仓库。

他一方面派人立即去疏散整个厂区的人,一方面派出积极分子跟随着假日本兵行事。

文忠平为何能成为本次大行动的组长!这其中的过程,复杂且漫长,暂且放在一边。

只他曾经就读于湖南工业学校,让他搞工业生产不一定行,可搞工业破坏,就肯定行。

沈阳兵工厂占地1800亩,工人最多时达25万人。能够生产各种炸药、各种口径步枪、轻重机枪、各种口径大炮、地雷,以及各种枪弹、炮弹等,是奉军军火的主要生产基地。

兵工厂里有火药厂、枪厂、枪弹厂、炮弹厂、机器厂、发电厂和各种8000多台套的机器,仓库里留存大量的军火武器,包括75毫米至150的辽式与仿造的野炮、榴弹炮,再到迫击炮、迫击炮弹、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冲锋枪、多个型号的步枪和所有配套弹药,足够武装10个师。

好在人手事先安排适当,文忠平带来的大多是工兵和军工技术人员。300多人里,有两百人不拿武器,背着的都是炸药、雷管和引爆器等,他们都知道在哪一个主要的位置引爆最有效果。

好在有‘领导’的关照,让熟悉厂况的工人们分多批人指引、指导和协助,连炸药等的都一车车拉着跟上。

否则让文忠平等的人、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别说炸药不足,即使让他们敞开来炸都炸不完。

仅仅两个小时,文忠平带来的工兵与临时工兵就完工。就在众人集结准备撤退时,文忠平同志纠结了!

文忠平为何纠结?他居然在迫击炮厂里,发现200台叫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和一批的装甲牵引车车与法国坦克。

沈阳兵工厂的迫击炮厂里居然还生产或组装汽车,居然还有200台之多,全部新车,摇杆一摇就着火。

29年,东北从美国引进技术生产了这批汽车。福特公司本计划在东北设厂生产,先期运来一批机械和主要部件,民生牌发动机和传动都是福特的原厂产品。

而6辆法国坦克和4台履带装甲牵引车是送来保养的,可都几乎全新。

不愧商人后代,身上流淌着带着特性的血液。文忠平牙一咬,叫人找来那位很称职的领导,说道:

“我想你看到了从大门外跑过的东北军逃兵,日本军队将正式占领东北。我接到电报指示,少帅将组织军力在锦州与日本人对抗。如果没有运力没有话说,可这里有200台卡车和坦克、装甲车,本人希望你立即找来会开车、驾驶和修理的人员与工人组织装卸和运输,为抗战大业出一份力。”

那领导点头称是,他很是具备领导能力,从正疏散着的厂区人员里,迅速地找来两三千人,当下便在兵工厂各处忙开了。

然而,最忙的却是那200多工兵与临时工兵,他们在厂区的各处大呼大喊,不但急得冒汗,还吓得心惊胆战。

为何?厂区各处和所有的仓库里均安装好了炸药、炸弹和雷管等的,不少的还是诡雷诡弹,有定时的、有遥控的、有诱爆的。谁弄炸了,连锁反应,全都得完蛋。

工兵和准工兵们,连忙让积极性高涨的工人们先停一停,告知危险性。让他们先处理一下,要动哪里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

接着的他们是装了拆、拆了装。幸亏刚刚安装完,各人负责的片区、记忆没出差错,总算没搞出大事。

人多力量大、工人力量大,兵


状态提示:第387章 九一八 十 “三更,求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