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的三国有些乱>第一百二十章,陈宫之见
”陈宫有点高深莫测地说:“还是说说长安接下来的局势。”

“长安的局势?”吕布也没追问,而是顺着陈宫的话题说:“义父清除了董卓余党,长安应该没什么问题吧?难道真如蝉儿所说,西凉军会攻打长安?”

陈宫闻言一愣,不由对貂蝉这个貌美如花的三夫人再次高看了一眼。陈宫默了神说:“没错,董卓是死了,可是其女婿李儒及西凉军还在。如果太尉大人一个处理不好,战火就会再起。”

“这有什么好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吕布不以为然地说:“野战的话,也许难以战胜西凉铁骑。据城而守的话,我还是有把握的!”

陈宫看白痴一样瞧了吕布几眼,咂巴了一下说:“没这么简单,西凉军要么不来,来了就不是我们数万并州军能抵挡的。别看如今长安附近几十万兵马,都只能充充门面,用来对抗西凉铁骑,还是省省吧!”

吕布出并州带了三万并州军精锐,出并州以后折损不大,基本还维持在三万左右。后来吕布吸收了当朝无数兵马,目前而言,吕布麾下有十几万兵马,而能打的还是三万并州军。

当然,除了吕布这十几万兵马,还有十几万兵马拱卫长安。也就是说长安四周驻扎近三十几万兵马,然而也就是听上去吓人,真打起来就悬。

历史上董卓伏诛后大赦天下,而王允独不赦西凉诸将,结果在贾诩为了自保的教唆下,西凉军攻打长城。时吕布兵败,长安城陷落,王允也身首异处。

如今而言,与历史同期稍有不同。吕布有陈宫相助,而西凉军有贾诩为军师,贾诩这回可是受李儒之托,而非为了自保。西凉军还有徐荣为统帅。

换而言之,吕布方和西凉军都比历史同期更强,一旦双方交战,战况会更加惨烈,胜负也难以预料。现在就看王允如何处理西凉军,赦或不赦,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其结果足以改写或改变历史。

“也是,杂兵到底是杂兵。”吕布没有否认,认真地说:“公台你认为义父如何处理西凉军问题?”

“从太尉大人处置董卓及其党羽来看,可能难以对西凉诸人既往不咎。”陈宫顿了顿说:“我就怕太尉大人看不清形势,逼西凉军攻打长安啊!本来就得罪了不少人,如此一来连我们都会陷入两难之境。”

吕布默然,王允掌权以来的所作所为吕布再清楚不过。说声王允掌权以来血溅长安一点也不为过。谁还没个三朋四友,王允难免被许多人记恨上。可以说一旦西凉军攻打长安,王允背腹受敌是可以预见的。这点连脑子不上线的吕布都知道。

“奉先,你也别多想了,既然暂时不准备回并州,就先呆在长安吧,记住有空多练练兵,别的什么就少参与。”陈宫见吕布出神,笑了笑说道:“只要并州军够强,我们进退都会自如。并州军才是你的根本。”

“明白!”吕布站起身说:“我去看看恭正练兵。”

……

宫内,献帝刘协召见太尉大人王允,意欲大赦天下。一起受刘协召见的还有皇甫嵩,朱儁,马日磾,以及赵岐这个老家伙。

“各位爱卿,董贼已伏诛,其在朝中的党羽也基本清除,朕欲大赦天下,让天下万民休养生息,或我大汉盛兴可期。”年纪不大的献帝刘协说出了一番有名君气度的话。

“陛下英明,臣附议。”年纪最大的老太仆赵岐首先附议。

其实来讲,到了赵岐这个岁数,早该辞官回家养老。而事实上经过洛阳和长安之乱,朝中有太多空缺,尤其董卓和王允相继杀了一波之后,更是官位多而人少,以致赵岐这个老人家也难辞其劳。

“陛下英明,时局动荡,大赦天下之举乃上应天时,下合民意的万善之举,臣附议。”一直与老太仆赵岐搭档的太傅马日禅也出声附议。

“王爱卿你以为如何呢?”献帝刘协年纪虽小,却知道如今权势都在太尉王允手中,故出言问之。

“太仆大人和太傅大人所言甚是,大赦天下此举可行。”王允拱手为礼道:“但是,昔国贼董卓之所以飞扬跋扈,全是西凉军之助。西凉军或可赦,而董贼两个女婿李儒和牛辅,以及以徐荣,张济,李榷,郭汜,樊稠等为代表的西凉诸将不可赦。”

“这个!”献帝刘协一时不好回答,瞄了眼朱,皇甫两位道:“朱爱卿和皇甫爱卿以为呢?”

献帝刘协以为董卓已伏诛,就不必揪着西凉军不放。刘协可是见识过西凉军的悍勇,十几万西凉军,刘协不知道该如何破之?还不如赦之,戍卫就挺好。

这当然是小皇帝的一厢情愿,西凉军的建制是金字塔形式,若不赦西凉诸将,西凉军就不会如愿地为之所用。甚至可以说不赦李儒,西凉诸将及西凉军都不会听话。

皇甫嵩和朱儁对视了一眼,皇甫嵩施礼道:“臣以为,既然大赦天下,那么就应该一视同仁,不管之前所犯何罪,都应该既往不咎一笔勾销。”

皇甫嵩是个军人,还是个很会练兵打仗的名将,更是个骑墙派,还很就隐忍。一般都是见风使舵,不会做出头鸟。就是在董卓专权之时,也活得很好。

关于此,有件小事不得不提。皇甫嵩领兵作战之来,基本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平边乱,破黄巾,可谓战功赫赫,不愧于当今大汉名将之名。

一直以来,董卓都隶属于皇甫嵩麾下,就算在作战之中两人有所分歧,也是以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章,陈宫之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