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魅惑芳华>第一百九十三章 玉佩生疑
/p>

听到当今圣上的皇后开口,要看稀奇古怪与众不同的玉佩,那些想借公主生辰在皇帝皇后面前表现一番的王公贵族,怎能错过此好机会呢?

所以,他们身上佩戴的,只要是有的,不管是不是独一无二的玉佩,都争先恐后的向上呈现。

宋皇后也未拒绝,一一的让人呈上来,与皇帝赵匡胤共同看完后就还给了原主。

到了最后,每一桌都有人拿出了自己玉佩呈了过去,只有李明昔这里,他自己独坐一桌,始终是自斟自饮,好似周遭发生的事情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宋皇后的目光落在了李明昔这里,她对李明昔说道:“李公子,听说你有一块玉佩很是独特呢!能否拿来借本宫瞧上一瞧?”

李明昔本不是很愿意,但宋皇后说的已经十分客气委婉了,李明昔无法拒绝,总不至于说自己没有玉佩吧?

于是,他伸向腰间,摘下了隐藏在衣后的墨绿色圆形玉佩。

徐公公快步的上前接过玉佩呈递给了宋皇后观瞧,实则是拿给赵匡胤看的。

当赵匡胤看到这枚通身墨绿的圆形玉佩时,心里咯噔一下子,有些不可置信的将玉佩举起,对着阳光细看,里面真的有着他熟悉的纹路。

宋皇后是第一次看到赵匡胤的脸上露出了如此古怪的表情,她唤了一声,“陛下!”

赵匡胤收回了回忆,将举起玉佩的那条胳膊放了下来。

“快,快去打一盆水来!”

小太监领命,赶紧打来了一盆水。

众人不明所以,只见赵匡胤亲自将玉佩放入了水中,宋皇后低头向水中观瞧,赫然发现,水中浮现出了一条游龙。

赵匡胤的回忆被完全的勾出来了。

千里送京娘,京娘以身相许,奈何妾有情郎无意。

当年未做皇帝的赵匡胤,年少轻狂,向往仗剑走天涯。闯荡江湖的时候,曾经路过华山,碰巧看到了一群强盗在欺负一个女子,他处于仗义将此女子救了下来,寻问之下才知,此女子姓赵,名为京娘,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她在随父去曲阳烧香还愿的时候,途遭劫匪,父亲不幸死在了强盗的手中,自己马上就要遭到强盗欺凌的时候,幸而遇到了赵匡胤拔刀相救,才免遭此劫。

赵匡胤见其孤苦伶仃,甚是可怜,便与其结为兄妹,千里护送送其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无微不至。途经武安门道川,京娘早早的起来,梳洗打扮后,向赵匡胤诉说了爱慕之情。但当时赵匡胤踌躇满志,事业未成,不想儿女私情,于是婉言回绝了赵京娘。

就在那个时候,一轮朝阳喷薄欲出,赵匡胤看到此景,兴起而作了一首诗,用宝剑刻在了石壁上。

“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题名为《咏日》。

赵京娘见赵匡胤此番回绝了自己,心中很不是滋味,但知道赵匡胤志存高远,自己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流之辈,无法助其任何事情,于是,只能做的一桌好饭菜,备好了酒,最后谢过赵匡胤,便与其从此再不想见。

酒这个东西,喝好了那是高兴,喝不好,喝了的人可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的。

那一日,赵匡胤喝的是酩酊大醉,一觉醒来,发现了枕边居然躺着一女子。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赵京娘。

两人此时皆为身体全裸的躺在床上,前夜发生了何事,那绝对是不用想便知道了。

京娘没有像寻常女子那样为保贞洁在赵匡胤的面前寻死觅活,而是比较淡定的穿好了衣服,对赵匡胤说道:“妾知贤兄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但妾早在见到贤兄时就对贤兄芳心暗许了,昨夜贤兄与妾所做之事,皆为妾身自愿为之,贤兄不必自责,妾知贤兄绝非燕雀,定是有鸿鹄之志的人,妾仅为野草,无法助贤兄完成大业,所以,只能在此向神明祈祷,助贤兄早日大业有成。”

说完,京娘便要独自离开。

赵匡胤虽说初始只是出于仗义才护送京娘回家,但一路上相伴许久,心中若说无半点情愫是不可能的,今日又做了此等之事,怎能不负责任?

于是,他从宝剑上摘下了一块通体墨绿色的玉佩,塞给了京娘,说道:“待来日大业有成,定亲自上门向贤妹提亲。”

赵京娘说道:“有贤兄这句话,京娘此生足矣。”

后来,赵匡胤果真去了京娘的家中提亲,却得知京娘当年回到家中后不久,便被查出怀有身孕,未出阁女子突然怀有身孕,怎能不遭周围人说闲话,赵京娘无法忍受这些言论,愤而投湖自尽了。其兄嫂寻了许多人前去打捞,却未能捞到她的尸首。

赵匡胤听罢此言,悔恨交加,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最后追封了京娘为贞义夫人。

这些年来,赵匡胤只对他的心腹和皇后提过此事,他本以为那块玉佩已随着京娘的投湖自尽而不知所踪了,没想到,今日却能再见。

赵匡胤拿着玉佩,将李明昔叫上前来,问道:“你的这块玉佩是从何而来?”

李明昔答道:“此玉佩应是我娘的祖传之物。”其实李明昔也不知这块玉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当初以为这块玉佩是湘盈的,结果后来发现这块玉佩和湘盈的那块很像,但不是同一块。他的母亲孙百薇在临时之前将玉佩紧紧的攥在了手中,究竟是何意他至今也未弄明白,但他觉得这块玉佩应是母亲的祖传之物,因为他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三章 玉佩生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