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工业之动力帝国>第二十七章 招待
六点抵达京城的联航航班已经联系好了,按宁雷发过来人头数据,把中俄双语的酒店行程和娱乐指南免费发送下去。

宁雷没想过远嘉这边会准备俄文版的指南,详细问了几句才知道,香格里拉酒店压根就没有俄文版的服务指南,幸好集团推广无纸化办公,酒店指南啥的中央计算机里早就有了电子版本,真到了急用时简单的翻译下文字重新微调下排版找个激光打印机就足以搞定。

难得忙得飞起的宁雷抽时间回家,两个丫头一通电话,此时人在香港的唐婉也被通知了回家时间,到是老梁同志和李远玲忙虽忙,但两人都是离家不远,属于随时可以捕获的类型。

苏联代表团之所要去的铁岭地区,是应为那边有个中等规模的共和国陆军坦克试验场,目前装备了宝石动力包的s90主战坦克已经在试车场跑了半年。

虽然铁岭试车场场地和内蒙大草原那种无边无际撒欢跑的大型试车场没有可比性,但应该有的水坑,沼泽,水泥台,陡坡,沙地,战壕啥的都挺全的,如果不考虑火力试射,测试主战坦克的新型车体完全可以满足。

当然,如果没有梁远扳弯历史,铁岭坦克试车场在新世纪之后基本被共和国军方放弃,只有附近的越野爱好者偶尔开着自家坐骑过来撒欢。

当初,爽快的梁土豪直接支援了开发团队六个宝石动力包用来做地面测试,以目前的共和国汇率计算这笔物资价值千万人民币,在梁远的记忆里隐约记得,共和国99式主战坦克的第一批次研发资金好像才三千万多一点。

到是共和国下一代主战坦克总工程师朱雨生节俭惯了,六个动力包只用了三个,一个作为单独动力核心改装在59坦克上负责长时间全地形试跑,用来检验调整宝石动力包的性能,一个和59坦克原本装配的b2系列v型12缸水冷柴油机联装,采用柴燃交替的方式驱动车体进行测试。

唯一那辆z1224型车体则拆掉了原本搭载的西德8v331民用柴油机,同样将宝石动力包和b2柴油机联装,采用国际流行的柴燃联合方式驱动车体进行测试。

除了那两辆注定无名的59测试车体外,采用柴燃联合驱动的这辆测试车体,得到了s90这个暂时性质的共和国陆军编号。

既然后天就要去参观共和国下一代主战坦克了,梁远打算先看看资料,了解下近一年来宝石动力包在陆地装甲领域到底有没有发展前景。

两个丫头还在深入学习那篇《三体时空度规》,梁远一个人沿着湖边马路晃悠到了燃机实验室。

李远玲没在车间,而是去了燃机实验室在河对面的新车间,据说一款发动机上的新风扇马上定型现在正在做最后一次长期疲劳测试,梁远就是听了那么一耳朵也没往心里去,直接进了李远玲等核心研发人员在车间内专用的小型资料室。

按目录索引找到宝石动力包一年来在主战坦克上的测试数据,梁远发现才一年的时间,所有资料摞起来至少能有半人高,车间内的小型资料室只能放少部分核心的材料,看起来燃气轮机上坦克所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

大略的查看了一下关于宝石动力包在陆地装甲车辆上的应用,全部的目录和节略,梁远发现眼下整个项目被坑爹的柴燃联合驱动卡住了。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招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