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公主,上将军>354 作孽的蛮人
现在的心绪,只怕去也看不进去书。

越是危及关头,越要镇定。

她拼命地告诉自己这句话,却阻拦不住自己镜中的苍白的面容,只好用脂粉将面色掩盖。

长生殿中,顾述白难得在。

“你今日没去找黎明他们研究海战么?”

“你今日不也没么?”

夫妻二人心照不宣,顾述白拍拍身边的位置,玉扶过去坐下,整个人倚在他身上。

顾述白抬手扶在她背上,以免她靠得不安稳。

“累坏了吧?”

殿中伺候的宫人听见这话,忍不住飞快抬起眼皮一看,心道陛下是坐御撵回来的,怎么会累呢?

玉扶听得懂,他说的是心累。

她微微合目道:“方才在朝堂之上,明明心惊还要强作镇定,我是如此,你亦是如此。”

顾述白柔声安慰,“我站在朝臣队列的最前端,便是掌不住,他们也看不到我的神情,而你不一样。”

她站在那个万众瞩目的位置,年纪轻轻,身形单弱,却是所有朝臣的主心骨。

她不能有一时一刻支撑不住,否则北璃的朝堂都会乱,人心会像被抽去地基的高塔一样,瞬间分崩离析。

旁人或许看不出来,可顾述白对她极为熟悉,早朝上分明看到了好几次她身形晃动,怕她支撑不住露出破绽。

最后,她毕竟撑住了。

玉扶抬眼看他,“数千将士,被火炮炸得连尸身都找不到。有的沉入海底,有的血肉模糊,有的只剩焦骨。还有百姓,他们何辜?竟要惨遭敌军屠戮,数百户啊……上千的人命!叫我如何不心惊,如何不愤怒?”

顾述白看得出,即便说着这些肺腑之言,她的情绪仍是克制的。

她已然习惯做一位君王,喜怒不张扬,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朝局稳定。

他缓缓地拍着她的背,“北璃历代遵从的铁则,便是不伤无辜的平民百姓,我明白你的愤怒。但你要相信,不义之师上天不佑,哪怕眼下的处境再艰难,终会有胜利的一日。”

玉扶摇摇头,“早朝的时候我在朝堂上,简直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其实我一点头绪也没有,设想的几个法子也未必能成功,可我知道我不能什么都不说。哪怕随便说点什么也好,总要先安抚住现在的局面。”

“你说的很好,都很好!哪怕是先代贤明君主临朝,也不能做得更好了。我们对桑夷人毕竟缺乏了解,一开始肯定要吃一些亏。待我们熟悉对方的作战策略和弱点之后,一定能够找到应对之法。”

顾述白极力安慰她。

玉扶明知他这些话都是安慰自己的,可听了之后还是颇为受用,情绪缓和了许多。

这个时候有人能和她商量,帮她稳定情绪,她已经很感激了。这个人不能是普通的朝臣,她不想让她的臣子看到她惊慌无主的样子。

唯有顾述白。

“幸好还有你在。”

顾述白莞尔一笑,“这就是你不肯派遣大将去的原因?”

玉扶立刻从他身上起来,“才不是,我有这么不识大体吗?何况今日早朝,想主动请缨的是欧阳将军,你可没有。”

顾述白道:“我为何要主动请缨?明知你不会派遣大将去,欧阳将军想请缨也不会得到回应的。”

他如此一说,玉扶反倒惊讶起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顾述白敛去笑意,眸子沉了沉,“朝中大将,无论是欧阳将军还是我,乃至是二弟他们,没有一个通晓海战的。虽然我们的声名比那些你派去的将领高,可真要论起谁更适合领兵,你的选择是对的。”

玉扶道:“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而是想把大才用在锋刃上,绝不可盲目使用。诚如你所说,一开始的战局我们必定讨不了好处,要等待些时日才能摸准他们的路数。与其现在派大将出征毫无益处,不如坐镇京中指挥,等待时机。”

时机……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

“我来北璃这么久了,还是头一次觉得家里气氛这么差。”

长街上,苏云烟拖着顾宜在街上闲逛,顾宜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她自己却拎着一根糖葫芦吃得津津有味。

顾宜累得腿都绷不直了,忙赶上前几步道:“知道家里人都在担心此番战事,你还有心思拉着我到处逛?你这人缺不缺心眼啊?”

“你说什么?”

苏云烟嘴里叼着半个糖葫芦,迅速回头瞪他一眼,顾宜一愣,“我缺心眼,我缺心眼。”

这还差不多。

她继续吃糖葫芦,目光在长街两旁的店铺扫视,“不出来逛还能干嘛?你在家里叽叽喳喳上蹿下跳的,才让父亲更加烦心呢!所以我把你带出来,省得你在家里烦父亲和兄长们。”

顾宜被她这么一说,有些心虚,又道:“我那还不是担心沿海一线的安危么?谁知道来了北璃会遇到什么海战,要是早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一定泡在海里我好好学习。唉,这种明知战事危急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窝囊透了。”

苏云烟顿了顿,放下糖葫芦,回过头安慰他,“你都觉得窝囊,你猜大哥二哥他们心里该多着急?哎,我不懂打仗的事,你说这陆战和海战真的差很多吗?”

“差得多了!”

说起顾宜擅长的事,他就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我知道的也不多,可就我知道的那些皮毛,区别已经很大了。比如说,在海上打仗要统领船只,这就要考虑到风向,还有浪高,还有各


状态提示:354 作孽的蛮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