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农家的平淡生活>57.第五十七章
改口,难办。

铺子里能活动的现钱都拿出来给两个侄儿办置了婚事,这生意一时之间,虽然还能做,但想要做大,是不可能的。而要他再拿出同等的份钱,现在是有心无力,想想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赚出来的钱,方决策心里是绝望的。要另想办法让朱微安接受他,这是条很漫长的路。

方决策还没有想到办法开扩自己生意,官府传来了征兵的消息。听说北边要打仗,虽然离他们这里很远,肯定打不到他们这里,但是征兵的话,他们这里的人肯定会被征走不少。

而家里的壮丁要是被征走了,他们这里又要几年才能恢复了。

本以为,这只是很平常的征兵,但是征兵令一下,看到告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哀愁。

这一次的征兵令,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但凡家里有十三岁到四十五岁的男丁,留一个在家后,其它的人都要征走。想想现在的人家,老人都想几代同堂,很多人家几代人在一起都没有分家,而没有分家,就算是一户人家,一下子就把家里的劳动力给征走了。

而就算你有钱,想要找人顶替入伍,那也要找得到人才行,要知道这一次的征兵,几乎把劳动力都征走了,就算家里还剩下那么一个,你总不能为了那卖命钱,置家里的亲人于不顾。钱有了,要是家里没个顶门户的人,这钱还不让人眼红吗?

朱微安家是好运的,他们几姐妹当初是招夫的,为了那三亩的安置田,他们早早就分了户,现在征兵了,他们家的孩子还小,家里只有相公一个成年的劳力,不在被征走的队伍中。

本以为,征令出一次以后,就能安生,但是很快第二次征令就下达了。以前征兵的时候,奴籍的人是不在征兵的行列的,可是这一次征令,竟然让奴籍的男丁只要乐意,就可以参军,而主家的人还不能阻拦。这奴籍的人,去当了兵,可以依军功而定,只要立下一定的军功,退伍了以后就能反还自由身,这消息一出,城里奴籍的男丁,几乎都去报了名。

本以为,这两次征令已经够要紧了,第三次征令,很快就下达。前两次征令,对朱家来说,损失并不大,可是第三次征令下来,朱微安觉得这才是真真要命。

如今她的生意主要是养殖家禽,牛马这些劳动主力,每年租出去都能给她赚上一大笔钱,这一次的征令,竟然把她的牛马征收了。

这征收,说是等打完仗,这牛马还会退还给她。可是这战场上,刀箭无眼,人都医不过来,谁还管得了那禽畜,等打完仗不知道要多少年,到那时候,还不知道她这牛马还剩下多少。

这天是要塌了不成,还没有听说那一年的征令,像现在这几次一样,把劳力全都征走,这是不给他们留下的人,一点活路了是吧。

而方决策这头,虽然是做木头生意的,但是这木头也被征走了。这打仗要行军,肯定要些车子,一下子要打出大型的车队,这木材肯定少不了,大敌当前,肯定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砍伐木材上,于是直接征走现有的木材,方决策的存料,立马被拉走了。

本来征走了壮丁,这生意已经不好做了,还把木材都拉走,方决策的生意几乎到了头。本来以他的人脉,想要赊一批木材并不是没办法,可是现在劳动力被征走了,想要找砍伐木材,价钱太高,这生意做不来。

没了源料,方决策的铺子立马就开不下去,很快产业就缩小,如今只能开一个铺子,维持一下日常生活而已了。

朱微安得知方决策的处境,又是气又是恨的。本来她的牛马被征走,损失已经够严重的了,要是有方决策这边被贴,还能维持现在的生活,可是现在方决策的生意不行,他们在城里读书的花费实在太大,她都要掏老底了。

深思过后,朱微安决定还是搬回乡下。儿子在城里读书,可以住到他父亲那里,她带三个小的回乡下,能省下一笔大花费。虽然去了乡下,解决了当前的难敌,但是新的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常年打仗的时候,都会加重税收,这一下子又征走了那么多劳动力,地里的庄稼根本就侍候不过来,这一加税,老百姓是叫苦连天的。

本以为村里的情况还好,因为有菌子的生意,这些年大家都赚了不少,可是这一次税收,竟然不允许用钱顶替粮食交税,这也让粮食的价钱,一升再升。这时候大家也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把劳力都放到了自家田地里,朱微安再想请人打理她的地,就找不到人手了,混了这么多年,还是回到了地里。

“你们怎么回来了?”这天,朱微安从地里收工回来,看到从城里赶回来了父子三人。

家里又没发生什么大事,他们三个突然就回来,这肯定是有事了。

“娘,北贡王谋反了。”得知消息,他们马上赶回乡下了。要知道北贡王的属地离他们这里很近,北贡王谋反的话,第一个要攻打的地方就是他们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们这一带会成主战场,将来不管谋反成功与否,他们这里都要经历战乱。

虽然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很少,但是朱微安还是知道北贡王的。这消息确实不是个好消息,真的谋反的话,他们可就没好日子过了。听说北贡王生性残暴,他治下的城县百姓抱怨连天,他们这里真被攻

打下来,日子肯定没现在这么好。

“你们先回家安顿,在乡下总比在城里好。


状态提示:57.第五十七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