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青铜甲>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之主

君王后命后胜先退下,然后只说了一句话便打消了吕子的顾虑。她告诉吕子,定夺齐国大事,向来都是由她拿主意。象这么大的事情,丞相是不敢独断的。

只有不是齐国派出杀手,别的都好说。后胜刚才承认确实派出家臣时,就曾提及此事太后是知道的。因为刚才脑子太热,所以没注意到。

有君王后这句话摆在这,吕子算是彻底放下心来。此时经这么一提醒,他这才恍然大悟。本打算告诉君王后千万被被小人利用,话到嘴边却没说出口。

......

吕子此时看着并不知危险的子楚在那吵吵着就要外出吃酒,看过太多为权力之争导致朋友不再是朋友亲兄弟反目成仇的他不知为何突然感到一阵难过。

秦赵两国都打成那样,人家平原君赵胜仍然愿意遵循规则保护秦国王孙。相比之下,到底是谁远谁近!?想到这,吕子不由地长叹一声。

“子楚啊!你现在不能出门,更不会被允许出城。想来你也知道,咱们秦国跟赵国打了一仗。四十几万赵卒全军覆没于上党之争。而你贵为秦国王孙,愤怒的赵人恨不得你出现呢。”

闻听此言,子楚惨然一笑。他何尝不知此事,甚至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离开赵国。身为帝王家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此生将身不由己。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不用等谁的命令又或者是谁同意就可以想办法脱离险地。

而作为秦国的王孙,如果没有秦王的诏命,就是死也要死在赵国。他不怕死,而是担心王妃和刚刚出生的婴儿。能将这母子二人平安送出邯郸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心烦意乱,这才想借酒消愁。果真外出被杀死,也许就可以不用再为此而闹心了吧。

为了让子楚安心,吕子慢慢地剖析当前的形势。他告诉子楚,自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能够偷偷把王孙一家送出邯郸城去,却只有百分之十的把握保证这位王孙一家大小安全离开赵国。如果幸运得脱,那么离开赵国以后能去哪儿!?

秦法严峻,论其罪不论其身份。违抗君令者,斩立决!

没有秦昭王的命令擅自离开邯郸,这属于是擅离职守。别说是子楚再也不能回到秦国,就是以吕子为首参与营救计划的众兄弟自此也是有国难投。

私底下搞点小动作尚可,只要大王不予追究就没事。可象这种营救王孙的大事,跟把天捅个窟窿差不多。不做则已,一做必然是惊天动地的!

以目前秦国的实力,那个诸侯敢为保护秦国王孙而跟秦国开战!?如此看来,此时的子楚只有留在赵国最为妥当。只要平原君在,就算天塌了都不用担心。

总算听懂的子楚顿时明白过来,留在赵国是最安全的决定。不过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问道:“他赵胜也是聪明人,怎肯为保护我这个秦国王孙而得罪赵人呢!?”

吕子微微一笑,答道:“因为他是赵胜!”

吕子在赶往赵国之前,曾与秦国上卿冯去疾通过秘密书信的方式商量过此事。在他看来,为保证子楚的安全是可以行权宜之计的。假如条件允许的话,索性离开邯郸脱离虎口。至于事后追责的问题,到时候再说。就目前而言,当然是先把人救出去。

比吕子更为了解此时秦国国内形势的冯去疾明确表态,此事欠妥。倒不是他担心吕子这边出问题,而是置身处地地为子楚考虑。他在回信中提到,如果我们将此次压力理解成是大王的一次对王孙的考验,你该怎么办呢!?

行虎口脱险计!?有待商榷啊!恐怕这也是凡人第一时间的反应!

冯去疾认为,迅速分析并把握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才是重点!老头子是谁!?他怎么能不知道子楚此刻的处境!?之所以留在邯郸不管不问,这里面自然是有一篇文章的!希望郡守大人不要被暂时的局势迷了双眼,并期待吕大人能够读懂大王的心思,为我秦国立下不世之功。

正所谓,话不说不透。

经冯去疾的提醒,吕子沿途仔细考虑。最终决定赌上一把,押宝在平原君赵胜的身上。他深知就算成功救出子楚一家也没用,天下之大能容天下人,却无王孙子楚的一席之地!

吕子赶到邯郸以后就住了下来,担心暂时没回国继位的子楚半路愁死,于是隔三差五就去找这位王孙吃酒斗闷子。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保护这位秦国未来的继承者,二一个就是为了让子楚没时间去想那些烦心事。

再说现在只能等,等秦昭王决定接子楚回国。

消息传到老头子的耳朵里,秦昭王也只是一笑置之。偶发奇想,以私人的身份修书一封。吕子乃一堂堂郡守也,封疆大吏不去上任也就罢了,却整天酒池肉林不思进取,这是何故啊!?

收到信的吕子也随后以私人身份回书一封,严重表示会认真对待此事。等书信发出去以后,叫上孙十三赶去王孙府上赴宴。他告诉彻底傻了的十三,身为君子就要重诺。老头子的书信是今天才收到的,而答应子楚吃酒是昨天就说好的。至于被老头子骂整天醉生梦死,那也是明天改之的事情。

此时看来,这场人生最大的赌注还是押对了。子楚不但没有危险,现在还在嚷嚷着要出去喝酒呢!不但如此,怀胎十三个月的小异人也顺利诞下。

别看身为王孙的子楚没有王家的风范,还在襁褓之中的小赵政却秉承了王家的强势。就算见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之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