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谢河畈>长相知
快,就去做什么,开商店,办工厂,炒股票,搞培优,短短几年就晋升富有阶层。亦师亦友的蓝新颜说:“站在风口浪尖,猪都能飞起来,时代造就了他们的功成名遂,你却万万莫以为能复制他们的成功之路。社会日新月异,智识时代,互联网智能技术,大众分享服务,创业者的头脑眼界胸襟,将取代原始的资本累积,他们用钱生钱,一本万利,我们用金点子变钱,无本万利。我们要找到我们的风口,并提前站在浪尖上,才有机会借风上升啊!”

蓝新颜既是富家公子,又是大学讲师,还有个人的工作室,他不仅传统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擅长现代的漫画,摄影,小品文,是省美协,摄影协,作协的会员。袁秋华失业期间,蒙他收留,曾在工作室做助理,也就是接待来宾,端茶倒水,收发文件,整理资料,装裱字画,兼顾打扫收拾。平常日他回家吃住,忙碌时便吃住都在工作室。工作室设在公寓楼六楼606室,整栋出租公寓都是他家的,他免费让袁秋华住608室,且每月付工薪二千元。他住工作室,便睡行军床,晚上拉开,白天收起。那种钢丝拆叠床,他躺下,则两边高坑,中间低洼,他窝在卷成筒的毛毪内,像条绿毛虫,伸腿,翻身,坐起,床又咯吱响,叽叽叫,像老鼠跑闹。至于吃,大男人嫌买菜煮饭细碎烦琐,懒得做饭就只有买饼干,面包,泡面凑合了。

速食可充饥,但营养不全面,热量多又易致胖,他创业初起步,夜以继日拼命工作,疲劳过度还营养不良,将身体拖垮了,便得不偿失了。袁秋华就做二人份的饭,叫他过来一起吃。袁秋华手艺不差,换着花样侍候他的胃,他越吃越舒坦,竟然不回家去吃了,他养成习惯后,居然朋友聚餐也改在这。自然,他不白吃,饭后活动也拉袁秋华一起玩,去书画街,去咖啡馆,去酒吧,去迪厅,去娱乐部,去夜总会,似乎忘了她是女孩子,当着她的面,跟别的女人打情骂俏,左拥右抱,逢场作戏。

蓝新颜精明能干,工作室什么都接,书画的收藏,鉴定,出售,电视,平面,户外广告的拍摄,制作,书籍的编辑,出版,推广。虽说有投资合伙人,也有签约艺人,还有义务帮忙的朋友和学生,但最初名气小,活不多,惟有精益求精,立口碑,以高质量取胜,拉回头客。在工作室,他们吟诗作画,泼墨挥毫,袁秋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旁伺候,像书僮小心翼翼。在外景地,模特摆姿,他们抢镜拍景,袁秋华管理器材,提供衣食,像后勤兵。在展览厅馆会所,他们的书画,巡回展览,袁秋华扛上抱下,背进驮出,是搬运工。在书店院校,他们新书签售,袁秋华拉横幅,坚招牌,摆桌椅,维持秩序,是打杂,跑腿。

他们夹着雪茄,喝着咖啡,说“他们”,道“我们”,袁秋华清楚自己不是“他们”之一,也不会是“我们”之一,她只是个外地来的打工妹。“他们”是已成功者,“我们”是即将成功者,她想成功,不仅缺资源,资历,资助,还缺才华,能量,经验,但没必要自卑气馁,毕竟他们年长十多岁,自己只需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一边下苦功打基础,将来不能青胜于蓝,也必然不会落后于同龄人。

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旅程,谁也不知会停靠在哪一站,不知会遇到什么人,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既无法预测未来,也无法掌握现在,像无根的浮萍随水飘荡,像流浪的猫狗居食无主,蝼蚁尚且偷生,却又顽强地苟活下去。孤苦伶仃的打工生活,袁秋华慢慢看惯了人来人往,见惯了聚散离别,习惯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渐渐懂得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友爱如灯,夫爱如船,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离不弃,更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世态炎凉,世事无常,但爱长在,始终温暖如春,足以诉衷肠,足以慰风尘。

其实,爱也好,青春也罢,就该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玩过票,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却从不后悔,也并不埋怨,因为不转这个圈儿,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地”在哪里。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袁秋华幡然醒悟,最好的爱,最珍惜的人,都应该藏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所有的苦乐,有人在意,有人懂。一切的努力,有人知,有人扶,眼中有笑,心中有暖。最好的时光,是彼此都在,却可以不见面,可肆意畅谈,也可默然相对,可紧密相连,也可疏于不见。最好的感情,是双方都懂,却不用说出来,苦衷必不言,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

凌晨回屋,袁秋华又看到了小李子的新“说说”。

渴望长一双翅膀

不畏风刀剑雨

迎着雪寒严霜

飞到你身边

闺阁内

橘红的灯光下

看一看你娇羞的模样

绣床上

看一看你熟睡的脸庞

用我温暖的双手

轻轻捧起你的脸颊

我的吻印在你的唇上


状态提示:长相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