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远东野望1930>第二百七十一章 艰难的善后

完全不顾一切进行掠夺的日军,哪还会管这边本地人的死活,随处可见的难民流,以及那些倒在外面的尸体,有些地方,日军还进行过屠杀行动,经常能看见一些尸坑。

中部地区,原来的城市都几乎变成了死城,最惨烈的是一些矿山上,外面到处是尸体。

陆铭一行脸上没有半点的喜悦,重建这里比占领这里还艰难的多,而一些森林里,还藏有很多日军在里面,肃清这些日军,也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再怎么说,这次婆罗洲战役,陆铭取到了空前的大胜。

此役,总的消灭日军20多万,其中击毙和消灭14万,俘虏7万多人,都是上次海上突围时俘虏的,后面的日军抵抗非常的激烈,死都不投降。

缴获的那些武器,对陆铭来说没有多少意思,唯有那些日本人留下的机器,算是这次最大的收获。

这次胜利,陆铭还意外的收到了来自于白宫和伦敦的祝捷电,婆罗洲战役的胜利,意味着东南亚之战,翻开了新的一页。

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兴的地方势力崛起,还是被西方英美两国承认的势力,在这一战中,陆铭是凭借着自已的力量,做到了英美都为之侧目的胜利。

这次陆铭面对的可是日军的一个主战集团,兵力达到三十万,还有海军的协助,其规模之大,地面战争上投入的双方兵力,可以说超过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

真正让英美震撼的还是这次战役的进程之快,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结束了这场战争,当时,美军参谋部都明言,这场战役,没有半年时间很难完成,而预计陆铭所部的伤亡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万。

随着战役结束,这次陆铭部伤亡的人员还不到万人,完全亮瞎了大家的眼睛。

祝贺电才是第一步,随后盟军的参谋团一下来了上百人,其中最低的都是校级,带队的是上将。

这些人到了婆罗洲之后,分布到各个部队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可是后面统计完成,让盟军发现了一件非常震惊的事。

这次,陆铭竟然很早就有着准备,他们没有办法复制这里的情况。

不过这份报告落到了另外一个美军将领手上时,他发现了并不是不能复制,这个人就是麦克阿瑟。

陆铭对婆罗洲的熟悉和布局,美国同样在菲律宾有这样好的条件。

婆罗洲战役结束,盟军最高统帅机关马上开始筹划下一步的行动。

参谋长联席会议向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陆军上将和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征询是否可以从即将占领的马里亚纳群岛出发,进攻台湾,或者经小笠原群岛直接进攻日本本土。

两人对此设想都表示反对,认为过于冒险。

受到婆罗洲战役的启发,麦克阿瑟提出:第一目标,先攻占帛琉群岛,在菲律宾棉兰老岛登陆之后,进而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随后的目标是菲律宾吕宋岛登陆,在吕宋岛南部的民都洛岛登陆完成之后,最后攻占首都马尼拉。

盟军高层很多人认为,麦克阿瑟的这个计划太过复杂,而且时间又拖得长。

尼米兹提出先在棉兰老岛登陆,孤立削弱日军在菲律宾地区的航空兵力量,而不是占领整个菲律宾,然后在台湾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

在这两个方案中,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要成员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都倾向于尼米兹,认为麦克阿瑟的计划实际上是采取美军早已摒弃的“逐岛作战”战略,进展慢代价大。

相比较而言,尼米兹的计划简洁明了,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打败日本。麦克阿瑟对此极为不满,他向马歇尔陈述意见,表示绕过菲律宾直接进攻台湾是不可取的,台湾不同于菲律宾已经在日本统治下将近半个世纪,当地人未必会像菲律宾人那样支持美军,而且美国在道义上有义务解放1700万亲西方的菲律宾人民和关押在巴丹半岛的数万名美军战俘。

他强调如果绕过菲律宾就等于承认日本散布的关于美国已经抛弃菲律宾,不愿牺牲美国士兵的生命来解救菲律宾人民的谣言,这对于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声望和影响将是极其不利的。

马歇尔认为麦克阿瑟这么强烈要求进攻菲律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实现他在1942年撤离菲律宾时所许下的一定要重新夺回菲律宾的誓言,因此提醒他,不要让个人感情超越早日结束战争的战略目标,并表示绕过菲律宾并不是抛弃菲律宾,早日打败日本同样可以使菲律宾早日获得解放。

为了解决这一战略分歧,美国总统罗斯福乘座“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离开美国本土圣迭戈,于7月26日抵达夏威夷。

罗斯福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日益临近的大选前夕,笼络被很多美国人认为是英雄的麦克阿瑟,为大选赢取得分。

而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陆铭主导的婆罗洲战役,麦克阿瑟认为,以菲律宾上面遗留的亲美力量,完全不比陆铭那时的布置差,而现在,摆在美国政fu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伤亡的部队过于的多。

这个提议,最终打动了罗斯福总统。

经过与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磋商,最终确定在进攻台湾之前先占领整个菲律宾。

现在盟军最高指挥部也还是做一个计划,具体实施时间没有决定,一切都必须等到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全面结束之后才能实行。

陆铭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一章 艰难的善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