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远东野望1930>第三章 激战青岛
战。

日军这次也算是找准了对方的弱点,陆铭等人肯定要顾及城内民众的安危,不能炮击和轰炸,火力优势发挥不出。

陆铭等人很清楚这点,也有准备,所以当日军全部撤到城内,他们并没有急着发起攻击,而是岸边开始集结更多的部队。

晚上,陆铭没有下令夜袭,一个晚上,部队开始朝城外攻击,继续扩大登陆点和扫清外围。

天亮后不久,迂回的装甲第三师一部,已经完全从侧翼把整个青岛给切断对外面的联系。

大量的部队把青岛全部包围了起来,对这城里的那几千日军,陆铭留下了一个主力师准备清剿,其他部队没有停留,继续向前攻击。

盟军开始着手准备硫磺岛战役时,陆铭这个时候已经带领着部队进入东海,就和美军关心他们的情况一样,他们也在关注着这场开门之战。

硫磺岛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即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

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

硫磺岛是一座由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火山岛,地形起伏,沟壑,熔洞密布,悬崖峭壁临海高耸。

从高空俯瞰,20余平方公里,大小的硫磺岛像一只火鸡,火鸡头位于岛的西南端,高度168米的折钵山是全岛制高点。

北部从鸡背一直到东北部鸡尾部分,是一片错落起伏的高地,由一系列小山岗和陡峭的峡谷构成。小山岗高程大多百米左右,地形复杂,可伏重兵。

南部鸡脖子和鸡胸部位,地势低平,有一小片被梯状台地逼住的海滩,勉强可作登陆场。除此以外,全岛没有任何可供船舶停靠的锚地或港湾盟军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b-29,对硫磺岛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地毯式轰炸,几乎每一寸土地,都遭到了炮火的洗礼。

在登陆战发起前,盟军用老一套的办法,首先全面切断岛屿和外面的联系,让整个岛屿成一座真正的孤岛。

随后,他们对岛屿上面的可疑目标进行多次的轰炸,特别是日军机场所在地,盟军的飞机已经炸了好几遍。

为了攻占这座岛屿,盟军集结了超过七万的部队,在阿兰史密斯将军的指挥下,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舰队方面,盟军集结上近二百艘的战舰,担任护卫和火力增援,如果从天空往下看,会看到整个岛屿,都处在盟军舰队的包围当中。

日军海军侦察机发现有170艘美军战舰向硫磺岛驶来,日军已经作好准备。他们的战术方针是,在美军登陆时不暴露任何火力,直到美军进入内地500米时,集中所有火力消灭滩头的美军有生力量。

向硫磺岛海域聚集,6艘老式战列舰加5艘巡洋舰在侦查机的校准下炮击岛上表面阵地。同时派出12艘登陆艇佯动接近东海岸,折钵山上的日军炮击导致9艘失去移动能力,3艘重伤。这同时暴露了日军重炮的位置,战列舰内华达发射的重磅炮弹摧毁了这些重炮。

九时正,部队准时开始登陆,一开始非常顺利,日军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美军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岸滩上的火山灰,由于岸滩全是火山灰堆积而成,土质松软异常,履带登陆车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难以前进,后面的登陆艇一波接一波驶上岸,却被这些无法动弹的履带登陆车阻挡,根本无法抢滩登陆,艇上的登陆兵只好涉水上岸。

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但好景不长,登陆的美军才推进了二百余米,日军等美军炮火开始延伸,栗林就下令从坑道进入阵地,根据事先早已测算好的数据,日军炮火准确覆盖了登陆滩头,一时间,美军被完全压制在滩头,伤亡惨重,前进受阻。

陆战五师因为比陆战四师晚了大约二十分钟遭到炮击,而且炮火相对比陆战四师遭受的要弱,所以先头的二十八团一营得以利用这一机会,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切断了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二营则随后向折钵山发起了攻击。陆战四师在日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几乎寸步难行。

在短短这几天里,美军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战况还很不妙,藏在地下的日军简直无处不在,美军每时每刻,都要防备那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的子弹。

这样的战斗是极为憋屈的,美军强大的炮火优势根本无从发挥,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很多美军大兵,都差点被逼疯在这里。

到了晚上,日军还不断的组织起了小股部队的反击,美军只能不断的升起燃烧弹,来判断日军出现的位置。

看到这个情况,盟军指挥官这个时候也清楚,想要几天拿下这里,已经没有可能,他们马上开始调整战术。

和塞班岛一样,美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往岛上运去了大量的坦克,同时配备了很多的燃烧弹。

靠着这些钢铁阵型,美军的情况迅速好转,很多日军都被烧死在地下。

不过美军想迅速结束这里的战斗也不可能,日本人硬是拖住了美军对他们本土进攻的脚步。

陆铭的大举进攻,选择在青岛为突破口,美军在硫磺岛的行动,这些对日本政fu来说,都是非常糟糕的消息。

状态提示:第三章 激战青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