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第十三章 公元315年 江南初定 3

第十三章公元315年江南初定3

这一年,并、幽、冀三州表面上形成一体,尤其是拓跋部得封常山郡之后,也与刘琨守地相邻。石勒比较被动,没有什么征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魏郡的建设上。

前汉主刘聪见石勒去年打王浚神出鬼没,今年却蔫了,非常生气,就命令石勒攻打北临的拓跋猗卢。因为其身后的刘琨能守住晋阳郡,全靠猗卢的支持。

石勒接到命令,自然不欲前往,就让张宾上表陈说厉害。张宾表文写的很可怜,说魏郡今天的形势很糟糕,北面有强敌拓跋猗卢,东面有邵续,他们身后还有强敌段匹磾支援。不管打谁,段匹磾都会来。西面还有刘琨的上党郡,南面还有刘演(刘演人少的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四面被刘琨包围,根本无法出兵。如果前汉刘聪能把上党攻占,形势或可好转。

刘聪让石勒打拓跋猗卢,石勒却先请刘聪打上党。石勒的魏郡和刘聪的都城平阳之间,只隔着一个刘琨的上党郡。如果能打通上党,一来刘聪就和石勒连为一体,二来可解石勒西患。

刘聪接到石勒表文,也认为石勒说的有道理。上党不是石勒能打下的,他若去打,不用段匹磾,只要拓跋和邵续一东一北夹攻老石,他就受不了。

汉主刘聪也不能眼看着石勒成为一个死棋(不能动弹)。于是先把攻长安的大计向后放一放,命中山王刘曜领兵攻打上党。

刘曜攻上党的警报飞入阳曲,刘琨赶紧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援救。如佳对刘琨说:“汉国在鼠雀谷一线守兵近三万人,将军如果亲自去救上党,前汉军就可朝发夕至阳曲城下。如果仅拓跋一部去救援,恐怕不能成功。”

刘琨问:“那应如何是好?”

如佳说:“石勒有后顾之忧,而不能打下上党。可刘聪没有后顾之忧,兵力又强,他想打下上党,易如反掌。上党深悬于刘、石之间。于我们来说战线拉得太长太远,于我们战略意义不重要,却消耗太大。你可记得当年的‘壶关决战’?我认为,趁此机会应将上党军民全部迁回晋阳,加强晋阳的实力。”

如佳坚持的一贯策略就是收缩防守。上党战线拉得过长,去年上党南面的郭默被迫南迁之后,如佳就建议放弃上党,迁上党军民于晋阳。可是除非刘琨敢做“大英雄”,否则尽迁上党民众,不是刘琨这一级别说了算的。就算是刘琨说了算,也会有一部分农民不想走。也要像胡将刘曜、石勒那样,施展一定压力才行。根据地的建设,有时不是以扩大地盘为先,而是先要扩充民众。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这个意思。当年朱元璋也是不急于扩大地盘,先稳固城守,扩充民众是最重要的。

可是扩充民众需要一定手腕,不是刘琨这种孤忠之臣敢干的。正好前汉攻打上党,上党民众恐惧,不需要太多手段,刘琨就能把上党军民北迁入晋阳。当然一点手段也不使,也是不行的。刘琨最少要宣传敌军来了,会大量杀害民众。其实前汉基本不杀害民众。

农民怀念故土,历史上农民的大迁徙是很难的。据说,明朝把人们从山西大槐树下迁走,人们都是背捆着双手,所以后来中国人习惯了双手放在身后走路。

可是志在天下的枭雄干起这事,却如同探囊取物。像前汉不管打到哪里,掠夺人口是第一目标,年老的不要,不走的砍头。别看前汉只有三个郡(地级市大小)的地盘,人口却又三百万以上,当之无愧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军阀。

刘琨也知很难守住上党,只好写下命令,令上党军民北迁。并派温峤领二千人前去督导。上党军士也多是本地人,如不派人督导,怕出乱子。

前汉中山王刘曜大军进入上党,一看上党郡几乎没有什么农众,心中大怒,就想追击北迁的军民。

如果刘曜再往北追击,就可能被刘琨和拓跋猗卢夹击。所以刘聪得到军报,马上命令刘曜返回。并说我们的战略重心是攻下长安,还是命令他准备攻伐长安。

前汉虽然人口众多,可是一多半是晋人。前汉继承西晋的胡汉分治政策。晋人做农耕工作,由胡人来打仗。所以前汉每次出征攻伐的军士,也就只有几万人,做不到同时双线出击,只有采取一攻一守的策略。刘曜率不到五万人攻长安,而在和刘琨交界的鼠雀谷一线有三万人防守。

钢指戒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公元315年 江南初定 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