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地说。

“我帮忙改得稿子,也是主要参于者。”周爽说。

“周老师,你说这个稿子犯的罪很大吗?以你对侯科长的了解,他会对这事儿什么态度?” 谢颖在一旁一直听着,此时也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周老师停住脚步,抬头仰望天花板,“我也说不准,但是应该不会轻易放过你们。”

“但是这个稿子也没什么大问题呀?”李雯说:“你刚才说内容消极,哪里消极了?如果消极,同学们会那么喜欢听吗?”

周老师欲言又止,看着自己教出来的优秀学生,忽然眼光中流露出了感动和不忍,“说实话,你们写得稿子,不能说内容消极。我也经历过高中时光,对高中的那种学习压力也有过说不出的抵触,但是高考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是有它合理性的一面的,这是个很深层次的国情和社会问题。至于我们现在所能做的,不是怨天忧人,而是明白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不要做傻事,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才是你们最好的选择,你们现在处在的是一个十字路口,一定不要彷徨或犹豫,一步错就会影响终生,抱怨体制不会改变你们的命运,也不会使你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需要你们努力争取,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应考。”

大家没有插话,看得出周老师此时说的都是掏心窝的话。

“你们都是我最得意的学生,有什么想法我很明白,你们写这个稿子的初衷和意愿我也十分理解和清楚。客观地说,你们今天干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很庆幸有你们这样的学生,也很羡慕你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有自己的想法,敢干这样的事情,能把学习为了谁、为了什么想清楚,这并不简单,也是一个有智慧、有目标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你们给出了答案,这很好,但是,我担心的是:你们这篇稿子,也许会影响到本来学困的学生在最紧要的节骨眼儿上失去动力,影响本来该冲刺的学生放缓脚步,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周爽、张颖、李雯和谢颖互相对望一眼,不知道该怎么说。

“而最最重要的是,你们说得那么多,都是牢骚和埋怨,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许只对那些高考过后落榜的学生有实际意义。说实话,你们的那篇稿子文采很好,用语准确,批评中国教育的问题也很到位,而且指出了学习的终极意义,这非常好,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眼前节骨眼儿上需要面对的是真真切切的高考,无法回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你们考上大学了,有能力了,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了,再来影响和改变体制不迟。而且体制的改变一定是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产生的。我相信,你们这么有思想,敢作敢为,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周老师说完,坚定地对每个人点了点头,他的话语并不像批评,而是肯定、鼓励和循循善诱。

“周老师,这么说,你也部分赞同我们的稿子了?”李雯问。

“是的,说实话,你们的那篇稿子听得我也有点儿热血沸腾,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叛逆的高中时代。”周老师笑着回答,边说边又端起稿子看了起来。

大厅外传来了侯科长的声音,“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各班依次带回。”

周老师看了看外面,赶忙把稿子折叠了几下,装进自己的口袋,对张颖四个人说:“你们先走吧,这儿有我,我看下呆会儿侯科长会不会说啥。”

张颖说:“还是我们在这儿吧,有什么问题我们自己承担。”

“听话,赶快回去吧。”周老师坚定地说。

四个人只好听话,从综合楼侧门走了出去,和回班的队伍一起走回教室。

路上,李雯小声说:“周老师起初不是不让咱们走吗,怎么后来又主动让咱们走了?”

谢颖说:“我看周老师是自己说服自己了,他……可能想帮咱们。”

张颖和周爽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思考着下一步会怎么样。

回到教室,感觉同学们注意并发现讲稿问题的人居然不是很多,看来再好的稿子,大多数人升旗时也是在开小差,形同梦游,讲稿内容大多没有认真听过罢了。

这还是本班的升旗,如果是外班的,恐怕梦游的会更多吧。

课间,林怡笑嘻嘻地问张颖这稿子是谁写的,还直赞没想到这种稿子学校会让在升旗仪式上演讲。

张颖没有说明经过,周爽、李雯和谢颖也不约而同的守口如瓶,大家都忽然觉得,一切跟自己起初想像的真不一样。

也许真如周老师说的,体制的改变是天时、地理、人和三者齐聚的时候才会发生的,靠两三个人在一所普通中学的升旗仪式上振臂一呼,真没有什么影响和实际意义。

白天一天无事,除了林怡,没有其他人问过,似乎一切照常,天没有塌下来,学校也没有兴师问罪。

周爽和张颖起初还忐忑会有什么惩罚忽然降临,现在一天无事,倒有点盼望发生点儿什么了。

“你说,周老师说的是不是真的?咱们太幼稚了,弄个稿子就想改变世界?其实没有多少人真正理会。”李雯问。

“不是的,当时现场有很多同学反响很热烈的,只是……只是恐怕就热烈那一会儿。”张颖有点儿困惑。

“或许,咱们的稿子还是太委婉了,应该再激烈些才好……”周爽开始反思。

晚自习,班


状态提示:56.第56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