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风花醉>第908章 托尔特克

第908章托尔特克

卢奇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这帮子鞑靼人有拒绝的理由么?殿下开出的条件,可是太好了。

十二世纪初期,虽然西方社会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是社会形态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尤其是北欧以及东欧一带,几乎连年征战,公国林立,这也是百多年后蒙古人能够打到多瑙河的原因。赵有恭并没有蒙古人的野心,但对西伯利亚如此大的地方,还是不愿意放弃的。就目前来看,西伯利亚出产的木材和皮毛还有焦煤,就是一块庞大的利益。既然西方世界乱哄哄的,不正是夺取西伯利亚的好机会么?随着斯拉夫人扩张意识越来越严重,向东夺取西伯利亚是早晚的事情,彼得大帝能唤醒斯拉夫人,绝对不是偶然。西伯利亚如此庞大,赵有恭对西西伯利亚区域并不感兴趣,那里形势太复杂了,公国林立,将势力延伸到西方世界,只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但东西伯利亚以及中西伯利亚不同,这里大片地方都是广袤的无人地,更利于移民以及控制,许多部落也都是当年草原民族后裔,对汉文化有着一定归属感。

如此大片土地,只需要守住凤凰城到西伯利亚城一线就可以了,在东方,几百年内还没人能干扰汉文化在东西伯利亚的利益。在城池西面,叶尼塞河就是一条天然屏障,赵有恭有意夺取叶尼塞河,兵灾叶尼塞河附近构筑一条防御带,以阻挡斯拉夫人的冲击。至于叶尼塞河以西的地方,赵有恭并不感兴趣。如今的西方公国,大多还处在传统的农奴制社会,这和大宋的人文理念存在着很强的冲突,而且,贪多嚼不烂,以大宋目前的实力,还远远无法将控制力延伸到叶尼塞河以西。后世蒙古人建立的强大帝国,之所以迅速崩塌,根本原因就是蒙古人无法消化那么多领地,致使多处叛乱丛生,蒙古人只能连年征战,疲于应付,最终强大的帝国被硬生生拖垮。战争需要辎重,当辎重无法满足,就只能进一步剥削百姓,最终百姓苦不堪言,犯上作乱也就不稀奇了。送走了来自叶尼塞河的鞑靼人,赵有恭考虑一番,。

太康三年十一月中旬,新建的图拉城已经被一片皑皑白雪所笼罩,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建筑,在吸收了西方世界的圆顶城堡建筑头迎风飘扬的金龙旗,象征着定对西伯利亚的统治。近两年,定四面出击,恩威并施之下,当地各部落人大都安心归顺,叛乱事件也少了许多。这一次回到西伯利亚,林冲明显的感觉到轻松了许多。记得刚刚驻兵西伯利亚的时候,不仅当地人奋起反抗,就连很多定子弟也颇有怨言,因为大家对这片冰天雪地没什么好印象,这种冬天冷的要死,夏天晒得冒油的鬼地方,哪是人呆的地?但随着西伯利亚出产的东西不断运回大宋,大家才发现这里是一片未开发的地方。图拉城建成没有多久,但城中已经颇具规模,许多东西伯利亚商人选择来到图拉城,窝过一个冬季,当然,那些有皮毛、药材的西伯利亚人也来到图拉城换取生活必需品。再加上许多大宋百姓移居此地,更给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图拉城商贸发展远超北面的凤凰城,如果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恐怕不出两年,图拉城就会成为西伯利亚经贸中心城市。

雪,是西伯利亚冬天最常见的东西,而且雪一下就非常大,鹅毛般的雪片落下,经久不化。林冲裹着厚厚的毛皮裘,不断哈着热气,这鬼天气,真是适应不了。旁边的耶律沙更是不堪,裹得跟个大狗熊一样,耶律沙长得本就黝黑粗犷,再加上一身黑裘衣,说是黑熊怪,绝对有人信。两位西伯利亚大将军,一同顶着大雪,不断张望着,只是为了等着叶琳娜平安归来。叶琳娜在西伯利亚一带埃文基人中威望甚高,甚至连布里亚特人也对叶琳娜这位西伯利亚同胞抱有亲切感。叶琳娜坐镇图拉城,绝对有利于定对这一带的统治,但这位王妃领着士兵出征,就不是林冲乐意看到的了。自从赵有恭的信送到西伯利亚后,接纳米努辛斯克公国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可惜,林冲等人虽然在西伯利亚呆的时间不短,但对那个什么米努辛斯克公国还是缺少足够的了解,只知道在叶尼塞河下游。

这不,趁着林冲一不留神,叶琳娜就领着一千多人离开了图拉城。叶琳娜一心帮忙,却把林冲和耶律沙惊得够呛,要是叶琳娜出什么事,该如何向殿下交待啊。

“林将军,叶琳娜不会出什么事吧?要不末将领兵出去找找?”耶律沙不免忧心忡忡,这些年敢叛乱的当地人越来越少,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西伯利亚的情况比巴蜀南部还要复杂十倍有余,再加上山林茂密,地形复杂,根本无法真正的摸清这片地方,尤其对叶尼塞河附近的情况,所知基本为零。

林冲面色焦急,但还是摇摇头否定了耶律沙的提议,“这么大的雪,之前的足迹早已经覆盖了,叶琳娜到底走的哪里我们无从得知,这种环境下,冒失的出去寻找,并不明智。我们现在只能耐心的等着,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叶琳娜对这片土地,比我们熟悉多了。”

整整两天时间,图拉城依旧没有收到叶琳娜送来的消息,渐渐地林冲也有点坐不住了,于是将图拉城内的西伯利亚斥候全部撒了出去,经过半天时间的寻找,终于在南面的通古斯卡河附近发现了叶琳娜所部迹象。林冲与耶律沙正在商议着接应计划,却听城外守兵回报,叶琳娜


状态提示:第908章 托尔特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