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位面商人在明末>364东林党人的算盘

“汝玉[倪元璐]的字,你其实是对着晋商去的吧?”刘白羽对官场拉帮结派不是很熟悉,对于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下掩盖的经济斗争却是一针见血,立刻就明白了倪元璐隐藏的文章…….

“青山居士果然是……正是如此,北方的晋商实在是太过分了,当年就曾开关放达延汗逼宫,这次满清破口,没有晋商居中协调,鞑子汉语都说不利索,知道哪是哪么?”倪元璐涨红了脸粗声粗气的说道……

“这也就算了,魏忠贤这个阉人能迫害东林,横行不法,不也是靠着这些背靠晋商的北方士大夫支持么????这次正好顺藤摸瓜,接着青山居士打京畿汉奸牵连出这些蛀虫的证据来,一打尽…….”

这……刘白羽也是服了这些搞政治的,自己打京畿汉奸是为了给自己造声势,也是暗示崇祯,自己在京城里,以后类似这样打击皇帝威信的事情多了,你敢留我在朝么?

但是刘白羽这是造反的思维,倪元璐等文官却从文官斗争的思维出发,给刘白羽的行为另外一个解释…….

当然,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倪元璐这种思想基本就是腐儒之见,崇祯这一朝,其实就是中央权威不断降低,地方军阀势力逐渐成型,最后中央权威土崩瓦解的事情——说穿了就是即使把持了这个中央,也没什么大的价值,当曹操都用不上.所以很多文官一直为之高兴或者为之不安的刘白羽进京,入朝为官的事情,刘白羽本人是敬谢不敏的……

刘白羽严格来说,其实不是正路子文官出身,没经过科举也就算了,连被视为旁门的国子监【郑成功走的就是这个路子,里面的含金量,可想而知.】也没有,是因为所谓仙丹有功被封为礼部尚书的,实际上和给嘉靖皇帝炼丹的道士差不多,不过是士林鄙视的对象和笑话罢了.——何况刘白羽本人也没有和魏忠贤势不两立的意思,甚至还借了魏忠贤运作下来的盐道差事,其实按照东林党喷人的标准,骂几句也不是不行.因此刘白羽生死不明的时候,想迎合钱龙锡和崇祯皇帝的言官没少阴阳怪气的说话,甚至编出了刘白羽本人不学无术,所有的学问其实都是骗了一个隐士手稿,欺世盗名的说法…….

当然,话又说来了,东林党虽然号称文官集团的代表,实际上还是因为对立面是魏忠贤这个太监闹得,东林党重要成员汪文言还是渎职在逃公务员呢——所以其实刘白羽这出身其实在东林党内也不算啥…….

不过刘白羽当然不能直截了当的拒绝倪元璐,论起典故啥的,刘白羽这个现代人也不是满脑子八股文,脑洞大开的明朝文官的对手,索性就拿起了转移话题,含沙射影的法宝……

“汝玉,君子有经有权,有些事情,明知道正确,却也是不能做的,这是老成谋国之道……”

如果倪元璐知道络语言立刻就会吐糟刘白羽这是万金油回复,不过这句话还是让倪元璐立刻火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这是青山居士您自己的名言吧,怎么这次反倒是要东林诸君子和晋商那些卖国贼汉奸同流合污呢?青山居士你……”

那不是我说的,是我山寨林则徐的……刘白羽心里吐糟道,却是摇了摇头,对着倪元璐说道:

“实话实说可就难听了,汝玉,你怎么还不懂呢?晋商岂止是一群商人,这九边重地里面多少边军靠的是晋商活着?多少边军的将军是晋商的子侄,女婿?甚至这北方文人,没有晋商在背后撒钱铺路,能高举之后被重用的又有几人?动晋商就是意味着动九边所有人!这文人也倒罢了,动了九边的边军,你不怕他们勾引建州入关——汝玉你明白了么?”刘白羽一副老师教学生的口吻.

“青山居士您说的固然有道理,却是太暮气了!难道不除掉晋商的这个国家的毒瘤,满洲就没入关不成?与其放任晋商卖国,让国家元气丧尽,还不如奋力一搏——反正这次建州入寇,青山居士你的家丁就把不可一世的建州杀的大败,还怕和晋商勾结的汉奸边军么?”倪元璐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你当军事是2大于1,3大于2,所以3大于1么?刘白羽心里卧槽了一下——晋商的问题其实还不是朱元璋闹得,边境上放了几十万兵,朝廷玩的还是小财政,让当兵的自带干粮为国打仗,诸王作为监军——可是朱棣夺位之后,作为监军的诸王自己就成了监控对象,军队没了监督,手里还有钱干子,做出什么事来算稀奇的?

根据经济规律,作为农耕和游牧分界线的地区,必然有着巨大的商机,必然形成商品交换,无非是两套办法治理,一是效法宋朝搞这个专卖,那个专卖,从根子上把晋商这个群体矮化,这点和大明朝的小政府根本不相容,二就是效法满清,对蒙古采取攻势,维护晋商在蒙古的利益,否则的话,这种利益集团不是骂几句汉奸或者是用政治手段能解决的…….

事实上,比起大明朝万历时期晋商的实力已经是被东林党大幅度打压了,大明朝万历时期晋商是一等一的难惹,王崇古、杨博、乃至前首辅张四维都是晋商人家,彼此之间又结姻亲,盘根错节,荣辱与共。

那么给晋商利益进行交换行不行呢?其实也不行.

东林党和晋商的斗争,说的现代一点就


状态提示:364东林党人的算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