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奋斗在九十年代>第九十二章:巨额合同
间休假。”莫清影出乎意料的同意一起坐飞机回羊城。

这个时候,公司里已经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原来王勇为了稳定军心,给正在用心编写操作系统第一层的项目组全体员工,包括刘美娟,通报了这个惊人的喜讯。

大家都高兴得站起来欢呼!

是啊!不管王勇夫妇如何大方仁义,一家不赚一分钱的公司,总是令员工担心,他们担心公司会倒闭,他们又得重新找一份工作。

所以,王勇的这个消息,可以说是给项目组的科研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从此,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专心研究,特别是4150万美金的总合同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是3.447322亿的巨大数字,这对一家不足两百人的小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公司制定的顶身股制度,成为了可能,而他们将是最大受益者,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干劲十足,

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就将至关重要的第一层微内核层编写完成,并且是经过了不断的纠错,在实验室内,已经非常成熟。

有人说王勇夫妇傻,哪有这样大公无私的,实行所谓的顶身股制度。

其实如果他不这样做,像张志东和整个项目组的工程师,根本就不会加入海豚科技。

要知道,90年代国家还是包分配的,别人凭什么放弃国家分配,加入海豚科技这家私人小公司?

是高工资吗?不是!此时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甚至一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开的工资都不比海豚科技低。

低工资只是对普通员工,真正的高技术人才,谁都舍得出高工资聘请。

所以说,海豚科技的顶身股制度,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竞争力,而且是无人能比的。

一家科技研发型企业,怕的不是与世界名企竞争,最怕的就是被同行挖墙角。

不仅是人才流失,最可怕的是研发的技术同样流失。

在这个上面倒下的企业不要太多了。

那么实行顶身股制度的海豚科技,就可以骄傲的说,不怕挖墙脚,就如同现在的华维一样。

再者个人财富真的就是越多越好吗?不见得,够用就行,财富再多,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这就是为什么王勇夫妇学习华维实行顶身股制度的原因。

个人境界不同,想法就不一样。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巨额合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