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大民国>第 598 3000万反动军!
的海三国也可以由德国吞并。

至于俄罗斯同中国的边界,英国的主张是恢复到1840年以前的情况,也就是以《尼布楚条约》为基础。做适当的调整。不过英国可以支持《日华合邦条约》,承认中国在战后有任意处置日本的权利。

在划分战区的问题上,英德之间倒没有太大的分歧,都同意成立由德国人担任总司令的东欧战区。不过中英之间却产生了较大分歧,英国想成立中东、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四个战区。这四个战区的指挥权都要由英国控制,包括中国远征军、中国太平洋舰队(原主力舰队在太平洋1号作战后一分为二,成为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中国南洋舰队和中国暹罗方面军在战时都要归属英军指挥。而中国则希望得到太平洋战场的指挥权,因为太平洋战场是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对战后的日本拥有任意处置权,自然应该领导对日本的进攻。此外在中东和东南亚战场。中国还应该保留“否决权”。

在提出划分战区的同时,英国首相麦克唐纳还提出模仿国际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模式,成立一个英德中联军总司令部,以协调英德中三国军队对苏日波作战。不过常瑞青和希特勒对于这么一个肯定不会有什么实权的司令部都没有多大兴趣,他们希望用一个三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来协调联合作战问题。

此外,常瑞青和希特勒还联合提出了战后殖民地重新划分的问题。这次亚历山大会议可不是历史上的大西洋会议。不管是常瑞青、希特勒还是麦克唐纳,都没有提出什么民族自决、民族自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历山大会议也有一些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的意思。英国人的想法自然是最大程度保存大英帝国,而中德两国则想尽可能的获得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德国希望在战后可以收回一战失败后失去的殖民地(当然不包括青岛);而中国则想要得到英属缅甸、英属马来亚(不包括新加坡),而且希望立即进驻北婆罗洲、沙捞越和汶莱。

最后,在争取盟友的问题上,英德中三国也发生了争吵。英国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更广泛的反第三国际大同盟,不仅要拉拢法国、意大利参战,还要千方百计争取美国的支持。对此,希特勒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不过常瑞青却坚决反对让美国卷入战争。按照他的话说,只要英德中三国能真正团结起来,就肯定能赢得战争,所以不需要争取太多的国家参战,特别是不需要争取美国参战。因为让美国参战不会是毫无代价的……战后的世界,应该是英德中法美共治。而不是让美国一家独大!

不过常瑞青在反对拉拢美国参战的同时,却提出了拉拢m斯林世界反对苏联的提议。提出要帮助阿拉伯半岛上的m斯林保卫麦加,并且扶植哈希姆家族的侯赛因出任新一代的哈里发!由他向全世界m斯林发出反对苏联的圣战号召。

常瑞青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快引起了英国方面的警惕,认为中国是想借助扶植新哈里发,将手伸到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中东!因此。在8月10日的会议上,中英双方的代表整整辩论了三个小时。最后谁也没有办法说服对方,当天会议也不欢而散。

在第二天召开的英中德三国国防部长(陆、海军大臣)和总参谋长联席会议上,三国军方领导人再度产生争吵。

英国帝国总参谋长克劳德.威廉.雅各布爵士要求中德两国在1932年内对苏联、波兰发动进攻。不过这个要求遭到了中德两国的拒绝,常瑞青告诉雅各布爵士,现在已经是1932年8月,距离东西伯利亚的寒冬只剩下不到3个月,中国国防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这3个月内击溃苏联部署在东西伯利亚的两百万大军!一旦寒冬降临,中国进攻部队很有可能步了历史上入侵俄国的拿破仑大军的后尘,被西伯利亚的严冬所击败!

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则认为,目前苏联的军事力量还处于极盛时期。保守估计,苏联红军的总兵力在600万到800万之间,波兰红军有200万人,控制着东普鲁士的德国gcd还拥有至少20万军队。三者相加,托洛茨基可以用于欧亚大陆主战场的兵力超1000万人!现在有大约150万投入了中东、印度战场,约250万用以防卫中国。其余的600万都部署在苏联的欧洲部分和波兰领土上!而德国陆军到目前为止的总兵力不过350万,还不到对手的60,根本不可能发动进攻。

而且,苏联正在同罗马尼亚交界的边境大量集结兵力,估计很快将要向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发动进攻。所以德国总参谋部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进攻波兰,而是保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德国和英国应该立即向上述两国派出联军。

德国人提出的建议让英国陷入了左右为难,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战役一旦开打,必然是两三百万大军参加的大阵仗!作为英德中三国的领头羊,英国怎么都要派个几十万军队上阵吧?可英国陆军的兵力。现在却捉襟见肘,要防守的区域也实在太多,哪里有余力再往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派兵?

雅各布爵士沉默不语,鲁登道夫见此情景,又顺势提出由德国单独出兵支援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建议。可是英国方面却表示,需要征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在拖延回避。很显然,英国是担心德国可能会利用出兵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机会,将这两个国家变成自己的附庸国,从而在东欧和巴


状态提示:第 598 3000万反动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