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唐公主的小驸马>第一百八十五章 温故知新

狄仁杰这次授课后,并没有从此销声匿迹。

照着课堂的情况看来,江山的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至少在他看来极为重要的两个人,公主嗣子、殷王嫡子都冷静而又理智。

所以,他这个夫子之职自请延长一段时间。

若是旁人,干涉皇室学堂的授课自然是不能的,可是狄仁杰有陛下的授意,又是时代的楷模,学生都以此为荣,谁也阻止不了。

学堂也是个小社会。

学生的本质即是学习,总有成绩突出的人,能受夫子、同窗、同窗家乡的好评。

李隆基自然是在列的。

可是,学堂和之后的发展到底能有多大的关联,还是看个人的。

沈三问对儿子讲的多,他自然就看得开,计较这些名利只不过是与自己置气。

至于他人的名气,无论是同窗夸奖也好,轻视也好,都不必听进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识别人心,用心去判断那些人能够做朋友,那些人要避而远之。

不过这个年纪,整日又处在一处,还是多少会受影响的。

特别是,狄仁杰总喜欢了解李和的想法。

对于民生根本,选贤任能,近贤臣远小人的问题,虽然偶尔也会问问其他积极的人,但主要的问询对象,始终只是李和。

李成器是真正的淡泊仁和,不欺谁,也难以信任谁。李隆基是刚愎,十分坚持自己的眼光,用谁便是真的相信谁。他如今周围都是父亲的臣子,也是绝对的连衣关系,忠心自然是足够的。可若是信赖了不够忠心的人,或者有一天,他身上的袍子,没办法与这些人关联在一起,那又如何?

狄仁杰作为过来人,看得明白,这位小王爷还有许多事要好好经历一番,只有才智没有用人之能是不能成大事的,再加上这容易感性用事的性子。堪忧啊。

李和就不一样了,他的淡泊是一种看轻众人的淡泊。对狄仁杰虽然十分尊重,可骨子里,并不认同他的做法。

狄仁杰也不知道沈三问是怎么教儿子的,若是知道了,肯定能气得把胡子拔下几根。

沈三问经常挂在嘴边的,与狄仁杰有关的话,就是,人生当及时行乐,快乐的做事,实现目标,千万不要如狄仁杰那样又苦又累,让名声成了最大的累赘。

工作诚可贵,名声价更高。

若为快乐故,二者皆可抛。

李和不在乎欺负不欺负谁,也不在乎别人高兴不高兴,只要自己开心就行。

当然这种开心,建立在他从小崇高的地位,良好的家境教养下,自然也不会以别人的痛苦为乐。

公主对他的影响也有,那就是不随意发表意见,不要计较让人眼中的对错。

可是,狄仁杰让他不得不发言。

每次发言,他都是言简意赅。

突厥能成为大周的一部分吗?能。

商人的地位低了吗?低了。

西域应该放弃吗?不该。

劝农应该怎么做?让他们积极主动去做。

商道能有什么用?互通全国有无,降低商业成本,节省国库开支。

并不是要说服谁,也无需说服谁的时候,狄仁杰想知道,告诉他答案便是,无需赘述。

这在其他人眼中,自然是有些另类,又十分霸气的。

李和不解释。狄仁杰又不是直接讲授这些问题,而是来问他答案,他又何必委屈自己,强求一个狄仁杰满意的答案?

就是这么自信。

狄仁杰也不强求。

他在课堂讲述了许多东西,从民生农桑,到大国外交,他将毕生所学所历浓缩在短短的课堂之中,期望能将这些传递给大周的未来们。

就算他们日后不一定有出息,不要在大的问题犯糊涂,做国家的罪人就好。

可学堂中许多人是胸无大志的,他们只想蹭一蹭狄仁杰的学生这个名声,听过他的课,仿佛就能与府中其他兄弟区别开来,尊贵与低下的不同。

许多问题,沈三问和公主从没有和李和讲过,可他们在的府邸,总有许多能人会将他们的意志和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记下来,小少爷问的时候,在传递下去。

就算他们不理解沈三问的解释,分不清是否合理,都会记下来。

这就是李和的成长环境,长期受父母熏陶形成的思维定势。

无论狄仁杰怎么教,都没办法改变。

而狄仁杰,是在给许多人授课,分神教学许多人的情况下,不可能将自己的意志灌输给某一个人,特别是这个人还很抗拒。

这是狄仁杰在上第三天课的时候发现的。

这是个有主见和定力的孩子。

所以,他改变了授课方法,变成尽可能多的描述社会和国家大事。

对不知道的事,大家开始觉得新奇,后面只觉得无味。

突厥人吃什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吐蕃的气候和高原又与他们何碍,难不成还会去旅行?

虽然心里知道这些很重要,李隆基也很想听,可是,听一遍他真的是过耳既忘。枯燥乏味,又没有关键。他只能摆出一副认真听得样子,其实什么都听不进去。

李成器也记不住,只能感叹天下之大,然后默默拿起笔,记录下来,课后也会给李隆基随去一份。

最轻松的就要数李和了,有时候他在一旁玩耍,父母就在讨论这些事情。崔玄宋璟这些人,也会隔三差五就来商议,狄仁杰说的他都知道一些。

这一遍,只当是系统整理以前学过的,查漏补缺和温故知新。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温故知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