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这些年其实挺苦的。

一场科举让他们丢了以往许多荣耀,现在只占一个书香世家的空名头。

只有崔玄中了个榜眼,勉强支撑起世家的脸面。

书香世家,结果还没普通寒门科举成绩好,是够丢人的。

沈三问真天生是他们的克星。

这次这个状元,也不知道是他们在装点门面上的救命稻草,还是真的能够带个他们下一次参政的机会。

世家不怕花钱,就怕花钱结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不然,一项门槛越高、花钱越多的活动他们是越喜欢的。

沈三问抛出的橄榄枝,只要不带剧毒的后刺,他们能接受。

说到底,之前他们的反对,不过是因为朝中对世家干预教育的反对。

只要他们能参与进去,焉知这不是让他们万古流芳的机会?就像孔子一样,凭借对教育的贡献,留个万代的清名。

孔家在山东那边,至今还是受人敬仰呢。

细节,必须商议清楚。

五位家主身体不自觉的前倾,靠近沈三问,想听他更多的解释说明。

沈三问何许人也!哪里能将详细的内容一次性说完,让这些老家伙察觉其中的猫腻。

实在是很多问题他也需要思量,朝中哪位女皇可不是什么都会依着他的主,这个想法想要变成现实,还需要在场所有人努力呢。

与其用文房四宝的产业狠狠的报复这些目光短浅的人,不如用更好的利益去诱惑他们。

对于这种千年的大族来说,只有永远的利益,就算今日血债累累,他日还是能坐在一起握手言和的。

他手握着朝廷的大义,背后有大周的雄狮,与这些人小斗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状元选举必须跨越州府,大办特办。具体世家能占多少名额,要看各位投入多少,还得看皇上批准多少名额。”沈三问回道。

再如何尊师重道的学子一旦踏入天子门都是天子门生,虽然会对老师有必须的尊重,但是内里心肯定是向着朝廷。哪里才是他们立身的根本,才是眼高于顶的世家肯垂下头颅目光落在他们身上的源头。

郑家主眉头紧皱,他进门之后一直揪心,到如今更是无比揪心,没有一刻能真正放下心中的大石,世家没有输给他们针对了千年的武夫,没有输给皇权的血腥镇压,却输给了武皇帝对寒门的重用,科举的大势。

如今还要输给如火如荼的教育事业。

削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削弱你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迎合。

不过,活在当下,他必须开口,“驸马爷打算用一个莫须有的名头把我们打发吗?我们如何知道皇家不会卸磨杀驴?等到教育之事已定,再将我们几家逐出其中,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

其实他们哪里有谈条件的资格,如果有这个底气,这种谈判他们叫个小辈前来,什么事情都拿不了主意,最后回去请示几个人商议一番就够了。

他们亲自前来,便是不得不屈服于皇室的威严,屈服于沈三问背后代表的皇帝。

沈三问不想逆了他们的心意,求个心安而已,只是他并不屑于给出这种承诺。

承诺能几个值钱?难道刘邦没有对韩信承诺过得天下就共富贵?

“公道自在人心,世家做了好事,天下人眼睛都在看着,皇家又能如何。但是如果世家企图染指皇权操纵皇权,甚至牺牲大周百姓的利益,那恐怕不能被天下所容。

我今日不过是一番顿悟,所以寻求和平的解决之道。

与其与皇权对着干,落得个凄凄惨惨的下场,不如顺应皇权之道,成为皇室忠实的盟友。

个人永远无法对抗国家,财富不经过合理的操作,也绝不能影响到天下。

你们以往做的那些,真的能让你们心安,让你们的富贵向以往一代代传承下去吗?”

提到这里,沈三问突然很激动。

“你们可以提高笔墨纸砚的价格加重朝廷的耗费让教育改革举步维艰,也可以在饥荒年月提高粮食售价大发横财,甚至可以将铁器盐铁卖给突厥人吐蕃人高丽人百济人,不管大唐还是大周,战争的结局如何,只肥自己的腰包,让战争成为你们谋利的工具。

但是这样做,你们永远得不到大周人的认可,也离君主想要的顺民越走越远。

世家在饥荒年月的作为带来了什么?让百姓逐步对书香世家这个词产生了质疑,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鄙视。

世家被打压不是因为别人,是因为你们自己。

你们毁了千百年来祖宗珍惜爱护的美名。

陛下愿意重用贫苦有志的那些读书人,都不愿意用你们。

因为你们冷血、无情,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国家,没有百姓,只有你们自己。

为了自己能吃饱饭,可以砸碎别人的骨头熬粥。

你们不配做周人,甚至不配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

你们的书读到哪里去了?简直无耻至极。”

沈三问说着说着,就控制不住的想要咆哮。

这些所作所为,档案里面都记着呢,气死他了。

几位家主再也坐不住了,这无论那一项真正公之于众都能让他们声名尽毁,虽然有些事他们没亲自做过,但是一个大家族的藏污纳垢千百年积累下来,什么事没做过?

就算旁支小脉只是参与了其中的事情,他们也要用一个家族的名声对这事负责。

狡辩有用吗?重要吗?

不重要,


状态提示:22 突然发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