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夺鼎1617>第一百五十章 皇太极的订单

翻阅着叶琪收集来的邸报、明发题本等文件,

崇祯二年,从年初发生的事情开始,就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而且,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对于历史的走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二月初八日户科“请裁驿站冗卒,岁可省金钱数十万。”崇祯悦,遂裁驿站卒。其时陕西加派之赋数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山、陕游民至是求为驿卒而不可得。是时,陕西灾荒连年。结果,刘大人的这一道奏折,让很多饥民、失业驿卒和逃亡士兵纷纷投入当时的陕西民变武装,哦,其中有一个人叫李鸿基。

六月初五日,蓟辽督师袁崇焕以阅兵为名至双岛,邀其观将士射。先设帐于山下,令参将谢尚政等伏于帐外。文龙至,崇焕责问文龙违令数事,文龙抗辩,崇焕厉声叱之,并命去掉冠带絷缚,崇焕历数文龙十二大罪状,遂取尚方剑斩之帐前。对于袁督师杀毛文龙的事情,有很多的说法,但是,有很多的证据证明,毛的死,实际上是明朝内部的党争与当时的清军要消灭来自背后的危险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为毛文龙索饷每年一百二十万两大学士钱龙锡,元年七月便与崇焕定下了“可用,用之,不可用,杀之”的方略。而在谈迁的《国榷》中提到后金“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而不觉也。”这是说的比较客气的,在《明史记事本末补遗》、《石匮书后集》等著作中。干脆都有这样的记载:“无以塞五年复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意殊骇。”

六月,崇祯帝起用朱燮元,复其故官,兼抚贵州。朱燮元征发云南兵攻下乌撤;四川兵出永宁。攻下毕节;自率兵驻陆广。水西兵安邦彦与奢崇明来攻。燮元令贵州总兵许成名率兵佯退诱敌,另派兵三路捣其老巢,四川总兵候良柱,副使刘可训与敌战于永宁。后与成名合击。大破水西兵。崇祯二年八月初十日。斩邦彦,崇明,俘敌数千人。后来燮元又迫降安位。水西、永宁皆平。

九月二十九日杨镐伏诛。此人曾任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蔚山一战,大败,撤兵回王京,与总督玠诡以捷闻。万历四十六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前往辽东,万历四十七年镐与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号四十七万大军,兵分四路与后金兵战于萨尔浒山,大败,死四万五千余人。后开原、铁岭又相继失守,言官上书弹劾杨镐,遂逮下狱,论死。

九月初一日,建奴组织考试,儒生凡明朝生员为奴者尽皆拔出,进行考试,分别优劣,一等者赏缎二,二等、三等者赏布二,俱免二丁差徭。

十一月,皇太极(是叫皇太极好呢,还是叫他的本名黑还勃烈好呢?还是称呼他的汉名黄狼好呢?)在内部经济危机严重,政治危机即将爆发的情况下,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接受了前明军游击、降将高鸿中的建议,绕过宁远防线,从喜峰口一带入关,进行经济上的劫掠,同时给明朝朝廷施加政治上的压力,以达到自己以打促和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亲自督军攻入龙井关,以蒙古喀尔沁台吉布尔噶图为向导,攻克洪山口。别将攻克大安口,会于遵化。初四日,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于遵化战死,全军覆没。巡抚王元雅、保定推官李献明、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县徐泽、前任知县武起潜等,据城拒守,城破皆死。

十二月,宣大总督及宣府、保定、河南、山东、山西巡抚,闻京城戒严,都奏请率师入卫。山西巡抚耿如杞与总兵张鸿功也率五千人赴援。山西援兵既至,今日令守通州,明日调昌平,后日又调良乡。按照文官们制定的缺德制度,只有在到达驻地的第二天,才能发给军饷和口粮。而这些勤王军驻地不停的发生变化,三日没有给军饷,军队发生哗变。事发后,耿如杞、张鸿功被捕入狱。时四方援兵先后集,以缺饷故,多肆剽掠。哦,据说后来的八大王张献忠同学也在这群勤王军中。

十二月四日,崇祯帝下崇焕于狱,祖大寿所部关宁军哗变。自从上任以来,崇焕要求“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不但要将整个明朝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统用于关宁防线一隅,而且让六部、内阁都围绕着他的关宁防线转。

至于说市米资寇这些事情,我们便不用说了,但就擅杀大将这一条,再加上失职渎职这个罪名,袁督师便够了一个死字。有关这些,各种著作、争论已经是车载斗量汗牛充栋,我们便在这里不多加赘述,说点与猪脚有关的事情!

在京畿地区,黄狼面对的内部压力大大减少,他的权力、威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由这次军事冒险带来的收益对他而言,不仅仅是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

纵兵在山海关以西、保定以北的各处城池间大肆劫掠,马兰峪、喜峰口、汉儿庄诸多边城,玉田、三河、香河、通州等内地城池纷纷被攻破。收获不是用一个丰厚便可以形容的,粮米、金银、布匹、人口如同水一样被送到了南海子黄狼的大营之中。

头上梳着金钱鼠尾辫子的女真人,一个个咧着大嘴整日里面对着众多的缴获(劫掠来的赃物?)、人口、物资,笑得合不拢嘴。原来,明朝这个在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章 皇太极的订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