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夺鼎1617>第三百二十三章 燃烧的鹿儿岛(五)
交替落下,攻城的幕府军越发显得混乱,猬集城下的人不是被铁炮击中,就是身上被几只箭矢射中,这些兵士普遍没有铁质甲胄,顶多是一件竹甲在身上充数。面对着从城头落下的箭矢铁炮,显得苍白无力。到这个时候,众人先前的勇气已经是被消磨殆尽。

不论是义兵队的浪人,还是隶属于各个大名的足轻武士,无不是扔下手中的云梯或是兵器认旗,乱轰轰如无头苍蝇一般往回逃去。

之后在经过短暂的整顿之后,有人被斩首,有人被责令切腹。在南中军的炮火支援之下,各个大名和幕府直属旗本们又一次组织起对城头的攻势。

长矛攒刺、铁炮轰击、弓箭抛射,甚至开水淋烫。燃烧的稻草捆都成了守御利器。这些招数被城头的岛津军反复使用。令攻城的幕府军一筹莫展。

送往南中军大营的伤兵数量一次多过一次。

熊本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绞肉机。无论是进攻方还是守城方都对巨大的伤亡头疼不已。但是又不得不咬牙坚持下去,一旦支撑不住,便是给对方以可乘之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城墙下到处是一堆堆的肉泥零件。各种状态的残肢断臂,散乱的大肠小肠更是应有尽有。尸体层层叠叠。而令熊本城骄傲的特色城垣——武者反上,更是被鲜血覆盖,许多位置上鲜血还未干涸,便又是一层鲜血覆盖上来,从石垣上向下沉默的流淌。城下连绵不绝的尸体一层连着一层,很多尸体已经变形不可辨认,显然是逃命时被活活踩死的。

城头上同样满地是鲜血,一滩滩的暗红色血迹、各种颜色的体液在寒风中闪着冰冷的光芒。南中军的炮火和城下为攻城部队提供掩护的铁炮很好的发挥了效果。鲜血从各个被炮弹和炮子击中的伤者和尸体上流出的,在这酷寒的天气中很快便在地面上凝结,踩上去湿滑无比。

被风吹到四处的除了这一股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便是一阵阵绝望的呻吟及哭泣声。很多人开始吐起来,特别那些刚刚放下农具拿起长枪竹弓的足轻。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血腥的场面,哪里忍得住,一些人一直吐到连胆汁都吐不出来。

城下还好些,幕府军各部派出民夫,将各部那些被铁炮击中被箭矢射中被开水烫伤被长矛刺伤的兵士收拢起来,互相搀扶着送到南中军大营去接受治疗。

城头的守军也懒得在这些手无寸铁的农民身上浪费精力,任由他们将伤者和死者收走。

而城头上,那些被炮弹砸断手脚,砸伤身体,或是被炮子击中的士兵们,他们可没有地方去医治,有限的医疗力量还要用于武士们的身体。他们只能在痛苦的哭号中等死。

很快,令双方都叫苦不迭的攻防战事便在太阳落山前进入了尾声。

总大将的军帐之中,德川义直朝着松平信纲叫苦不断。

自从开战以来,不算那些浪人在内,他的第二军已经阵亡了将近五千人,便是他的本部,也伤亡千余人。至于说归他指挥的各大名军队伤亡还要大。

“是不是请殿下增加火炮数量?当日攻破岛原城,南中军可以一日破城,为何我幕府军在这熊本城下就要耽搁许久?兵法上说,顿兵于坚城之下,可不是好事!几个外样大名营中,可是有些流言出现。”

“什么流言?!”

“这些人说,调大名前来九州就是借岛津家的刀来杀他们的。因为他们和岛津一样,都是当年关原之战时的西军!”

“混账!”

总大将将手中的清酒杯子丢到了地板上,那杯子瞬间粉碎。

“岛原城是一群乱民、浪人,能够与岛津家的精兵相比吗?岛原城能够与这天下三大坚城之一的熊本城相比吗?我军能够与南中军相比吗?!至于说死伤嘛!”

总大将大人不说话了。

利用九州风潮战争,削弱外样大名甚至是一些谱代大名的实力,这是幕府家族中心照不宣的秘密。若不是南中军出手收治伤员,又逢冬日,传染病不容易爆发,只怕熊本城下早就是爆发瘟疫了!

“就是!攻城如何不死人!当年攻克大坂城,我军也是伤亡惨重!经过数月的苦战,才拿下了大坂城!”

参加过大坂冬之阵和夏之阵的德川义直,对于逼得德川家康几乎自尽的那场战事至今记忆犹新。

“但是,无论怎样,都要去拜见殿下一番。请他明日务必加大对城头的诸多铁炮橹的炮火,减少我军的伤亡!”

“对!老中大人,还要请殿下再行援助我军至少三万发子药才好!”

“总大将大人,主公,殿下派他身边的侍大将前来邀请二位过去饮酒,说有要事相商。”

帐门外,德川义直的手下家臣传来了李华宇的邀请。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颇为诧异,有要事相商?希望不要打主意想撤退才好!想到这种最坏的可能,二人立刻投袂而起。领着家臣从人往华宇的大营中而来。

南中军的大营占地极广。几乎将原来的竹迫城旧址全数纳入范围内。

整个大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外营中。上百个军中郎中往来穿梭,为那些伤号检查伤口、清洗创口、上药包扎。营地内充斥着刺鼻的药味和伤口被清洗时伤兵的惨痛叫声。

那些早早因伤被收容到此的伤兵,按照不同的伤情被分门别类的收容,打乱了原先所处的地域藩属框框。彼此之间互相交流着受伤的经过,讲述着养伤的经验和心得,许多人已经打定了主意,伤好之后便随南中军的船只到南中去谋生。

被烫伤的伤兵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章 燃烧的鹿儿岛(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