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华星战魂>第一节 新君
回帝京拥立太子殿下登基。只要新君登基,人心稳定下来,帝国上下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陛下的仇,我们能报;现在放弃的赵星,我们也能赢回来。”

“没错,现今帝国只有先稳定了人心,才能再谈其他。”

皇帝战死,随驾作战的人多少都有点责任,但如果新皇帝是自己所拥立,从龙之功,怎么也能将功折罪,朝堂就算有人不满,新皇帝碍于拥戴之功,也不至于问责。

苗庆一招拥戴从龙,可谓是说到众人心坎去了,紧紧地把大家心思抓住。

“韩星舰队赞成庆帅的决定。”商路第一个发言。

“我们齐星舰队也赞成,庆帅你下令吧,要怎么撤,什么时候撤,我们都听你的。”

“不错,庆帅下令吧!”鲁星舰队坚决执行庆帅军令。

……

最后,几乎所有人都表态了,惟独蓝波一言未发。苗庆看向他:“蓝总助可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庆帅你说的也有道理,我担心如果不战自退,扶和军尾随我们怎么办?”

“这点你大可放心,本总指挥为帝国计,自然会作一番布置。”

“那我没意见。”蓝波无奈道。

“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我决断,那我就继续做这个总指挥,直至新君登基,颁发新的人事圣诣为止。”

“我等谨遵庆帅号令,如有违背,甘当军法。”

苗庆满意的点头。

“事不宜迟,本帅现在命令:各舰队立即准备跳跃,蓝波之魏星舰队,商路之韩星舰队,尹杰之中山舰队为第一批撤退舰队,你们务必在三个小时跳跃至所部原来防守星系,并立即构筑工事,防备敌军尾随我后续跳跃舰队。待三路舰队完成防御布置,其余各部再统一撤退至魏星。”

苗庆的布置,关照了与会的每个人,惟独对禁卫军不闻不问,马元梁问:“禁卫军怎么办,还有三皇子那支舰队,是否也纳入撤退计划内。”

“禁卫军并不在我的统辖内,待会你把会议决定通报上官雲相,至于苗翔宇,擅自带领禁卫军脱离赵九行星来参战,导致陛下遇难,便是他回到帝京,本帅也要奏明新君和太后,请他去军事法庭走一趟。”

庆帅的决定,涉及高层斗争,马元梁很自觉的不再多嘴。

大军撤退超乎想象顺利,扶和军不但没有趁机偷袭,更退到足够远处。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华汉军前番的疯狂进攻,让扶和军主力舰队损失惨重,还有一个则是禁卫军受乔岸帝死讯影响,上官雲相激起全军勇气亡命死战,一比一的战损比,生动的告诉了扶和人什么叫困兽之斗。

扶和人虽然成功斩首,却已无力再大战,而且仍有一支禁卫舰队在星海游曳,要与扶和人拼命。

这时候,搏仁纪生自然不肯和苗庆再起战端,他还主动给苗庆发了一封信。信中声言扶和人是被迫还击,乔岸帝之死完全是个意外,而非他搏仁纪生与扶和王国的本意,并请庆帅带话给华汉最高决策层,扶和人愿意坐下来和谈,最后他还祝愿扶华两国能够早日实现和平共处。

舰队撤到魏星后,苗庆留下三支舰队防御,率领其它舰队飞速赶往帝京华星。

九日后,苗庆的前军抵达华系,此时,帝京已经乱成一锅粥。

老相严宽到是想尽快让拓宇太子登基,却有人反对,理由是虽有传位诏,但陛下生死不明,太子不能贸然即位。

他们担心,万一陛下要是生还,那跪拜新君就属于叛逆。

而苗拓宇也自觉没有军方表态支持,不想冒险登基,其他人自然更乐得观望。

直至苗庆的舰队扺京通告,乔岸帝殉国的消息才算确定,众人这才开始商讨起新君登基事宜。

苗庆下了星舰,带领手下各路舰队司令十余人过门不入,直奔严宽府邸,简要向他说明了前线战情。

严宽是乔岸帝的政务导师,虽然早已传来不祥,可最终确认,他还是忍不住悲哭出声。

苗庆等他哭过一阵后,道:“还请严老节哀自重,帝国之危才刚开始,严老您是相国,可要拿出挽救之良策。”

“你们这么多舰队,还让陛下战死,我一个残烛老人,能有什么办法?”

“陛下之事,我有责任,但现在不是追责时候。国不可一日无君,苗庆以帝国军次帅和宗室郡王的身份请求严相您主持太子登基即位之大任。”

“陛下尸骨未寒,尔等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拥立新君,你们想干什么?”严宽本能的警惕起来。

“严老千万不要误会,苗庆也是皇室子孙,绝无损害帝国之私心。陛下遇难前,明诏太子殿下即位,我等此番回京,专为震慑宵小而来,朝中政事,一切照旧,仍由严老您辅佐新君决断。”

严宽死死盯着苗庆,足足看了他三分钟,苗庆面不改色,眼中透出的尽是诚恳。这才说:“新君即位不可过于草率,容老夫与太子殿下商议后,再作最后定夺。”

“此事宜速不宜缓,我陪严老去。”苗庆真诚道。

严宽略作思虑,点头道:“也好,陛下遇难之详情,总是要告知殿下,你我这便进宫去见殿下。”

“今日进宫须议国本,我已经命人去太庙请元老勋宿,政界的人我不便经手,烦请严老照会各部总理大臣。”

严宽心道苗庆虽然性子急了点,但做事倒还规矩,看来他确实是出于公心,于是欣然同意。

勋老同军政要员齐聚太


状态提示:第一节 新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