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大虞宦游记>第九十三章脉望
的,至于小分目,一下子还看不出来。

他没有看经这边,这里小分目,不过是案经传子注疏这些分,关键是史部。

史部看了一下,大概是正史,国史,实录,奏章,职官,地理,笔记这些分类。

笔记小说没有分到集部,让他微微一笑,怪不得周霖铃喜欢这些八卦,原来他父亲也喜欢这些。

集部是大部头,放在的二楼,他看了下,虽然有七小类,但是多的还是时文集子,其他诗词集子相对比较少了。

至于子部,还是老传统有道释,他老师当初对于这个分法很不满意,认为四部分法应该改为经史子集道释丛其他类。

想到丛,他继续看牙签,发现这里面果然没有丛书。

对于藏书家来说,丛书这个实在掉面子。

不过他还发现了一个大部头的贞观大典,这个贞观是宋昭帝的年号了,他也听说过了,是宋四大书之一。

这是一部类书,他看到这种类书第一个想法就是勾陈,用里面的记载,还原出失传的古本。

这个也是他们专业的一个内容,不过可惜的是,能接触的古籍还是太少,传下来的也早就有人勾出了。

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这个书自己带回去也麻烦,一百多册,要是自己弄丢一本,那自己都可以后悔的自杀了。

等到以后有机会了在来弄吧,他心里安慰着自己,回到农村,就没有这么多时间来看书了,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有哪些书失传了。

在一旁的周霖铃微笑的看着他寻找书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才说“相公,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和他说一下,让他送我们几本,这些书留在这里他也不看,他喜欢的是群书治要,相公只要不要那一套,其他的李吉士都不会在乎的。”

“这些书都太珍贵了,要是有一点损失,我都心疼的要死,还是留在这里吧。不过应该和李吉士说一下,房间应该放点石灰了。防虫坊湿,在下面的那一层的书已经有一些潮了。若是等到书发霉再来不补救就难了。”

他担心的看着四周,这里的确防火措施做的不错,但是在防潮方面,有点差强人意了。

周霖铃点点头,突然开口说“相公,你会修书吗我有本很喜欢的书有些毁坏了,你能帮忙修书吗”

他点点头,让周霖铃找出来那书来,他看了一下,只是有点发霉,倒不是什么难事,重现裱一下就行了。

让周霖铃找来工具,他就趁着外面的阳光开始弄起来,先把线拆开,然后取出那损坏几页,开始用小刀开始裁纸,

将那一页剥下来,然后放在完好的宣纸上,然后开始一点点修补。

好好没有缺字,否则他还要模仿笔记写上一个。

弄好之后,开始打孔,再次用线装起来。

这些书因为背面无字,纸张又厚,修起来倒是不怎么麻烦,他老师还曾经修报纸,那真是技术活了。

弄好之后,他才注意到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武林曝言。看到这后面那两个字,他完全不用猜就知道这书是什么,果然又是一本笔记小说,随便翻了几下,就还给周霖铃。

周霖铃结过书的时候,脸一红的说“相公,你不会不允许吧。”

“没有什么,你喜欢看就看呗,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书。”他笑着说,看这种又没有多大坏处。

周霖铃高兴的说“先生不喜欢我看这些杂书,他说这些书都是尾巷之言,不足为信。”

他没有回答,水田先生说的倒是没有错,这些书看个乐子就可以了,真的要相信,那就有点不太好了。

不过他还是对周霖铃说没事,反正周霖铃也不想参加科举当个女状元,女进士。

周霖铃笑里面,将一个檀木盒子拿出来,拿出里面的一本书,然后将自己的书塞了进去。

至于这本被拿出的陈书就这么丢在外面,他看到不由一笑,对着她说李吉士看到这书就这么放在外面,肯定又要气的跺脚。

周霖铃吐了一下舌头,笑着说“不会的,他从来不正史,说出来你相信,这个当朝大学士,连十五史都说不全。这里藏的十五史,全是先生送给他的。他总是说史书没有用,什么可鉴呀都是骗人的,若是真的可鉴,也就不会有十五本了。”

周霖铃说着,将这陈书拿起来翻了一下说“世人都说这陈书不可不读威侯传,日后国史一定会为李吉士立一个传,后面的史臣曰就照搬威侯传就是了,不学无术停适合他的。”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脉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