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陷入某种惶恐。
因为第三具尸体出现了。
在校园西北角正建的教学楼工地之粗糙水泥与钢筋luǒ lù的地下车库里。建筑工人们溯着尸臭味找到还没有照明设备的地下室……原来男人在惊恐时也会叫出声。
总之,上海金桥学院的派出所民警们是一个头,两个大。电话铃声一响,他们会忍不住头皮发麻。得给自己做过心理建设,才有勇气接起报警电话。
民警们不负责这等刑事案件,上级很快派了人来,是位三十几岁的干练刑警,一笑咧出两颗大门牙,为人极其和气,衣着也比别的民警更干净、整洁。至少白色衬衣领口是没有任何黄色印迹的。
他的搭档一看就是个生瓜蛋子,面嫩得很。
因为316寝室总是会打电话给他询问案情,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金刚破天荒来到校领导办公室,参与听3方交底汇报——校方、片警与刑警。
这是一场非正式的交底汇报,校方主要提供了前两次非他杀的非正常死亡学生情况;片警提供附近失联青年的情况,刑警揣着手,一言不发地倾听。
据片警向校方介绍,那位板牙刑警从片警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区刑警支队的顶梁柱地位,是位极其踏实、细致的能干角色。
姓赵名嘉裕的板牙刑警据说有个做建筑设计师的妻子,他的妻子比他还忙,因此也就不嫌弃他案子来了不顾家。
总之,这位赵刑警给人强烈的身无负担、全力办案的第一印象,连迟钝的金刚都感觉到了。
赵刑警没有说任何,听完校方和片警的汇报后,忽然身子一转,指着金刚问:“他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校方赶紧解释,这位是控股大董的长孙,将来是要接管学校股份的,也就是说,是这所民办高校的少东家。目前体育学院在读。
“体育学院?”赵刑警玩味地弯了一下嘴。他当然不会忘记,第一个非正常死亡的男生读的就是体育学院。
金刚目沉如水,镇定异常,与赵刑警对视。
赵刑警没再说什么,起身离开,路过金刚时,拿手拍了拍金刚的肩膀:“幸会,少东家。”
金刚连个表情也没有回给他。
这个三方交底会——不,其实是两方汇报会之后,上海金桥学院领导迅速拿到一笔专项基金,后勤部火速购买大批高清摄像头,把能装的地方全装了,包括广受女生们非议、甚至联名上书反对的女寝室楼走廊处。
校领导认为这是金刚出席会议的结果。
其实,那真的是高看金刚了。
这个建议,是金刚的爸爸,在老爷子的授意下,联系赵刑警时,赵刑警给的。赵刑警的理由是: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提出这个“破窗效应”的人,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子,如果那些破窗不被修理好,就会引发更多人打破更多的窗户,甚至闯入建筑内;若建筑内无人居住,他们会涂鸦、纵火,最终将建筑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场。
金刚的爸爸马上意会,前两次的偶然**件,催生出犯罪分子抛尸校内的偶然性想法,若不加以遏制,恐怕金桥学院因为“名声在外”,会被更多犯罪分子瞄上。
金刚爸爸心里很明白,高校每年平均学生非正常死亡率为万分之0.5-0.7。在校生的规模一旦上去,总会碰上几个想不开的。
因为感情,因为找工作,因为人际压力,因为突然厌恶学习又无法面对自己从优等生变成差等生,因为觉得愧对父母等等,都可能成为这个易冲动年龄段人选择轻生的理由。
这些偶发的死亡事件在必然之中。虽然悲哀,但不值得大惊小怪。
一旦形成破窗效应,对学校声誉和未来招生来说,则是毁灭性的。
除了花钱购置大量摄像头,再就是通过上方,向警方施加压力,拜托警力尽快破案,遏制住可能的恶性循环。
倾尽全力将财务重心放在金桥学院的金刚一家,各个忧愁满面,金刚则全然无感。他想的是,要是316再打电话给他,他该怎么说。
还没等他想好措辞,316的电话就进来了。
“金刚,金刚,你听说了吗?我们学校有幢在建的楼的地下室……”
“我听说了。那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金刚果断插话。通话女生的声音,可以给鬼片配音了。
“吁。原来不是学生。”马佳佳拍着胸口。
莫颜托着下巴看打电话的马佳佳。她觉得马佳佳喊“金刚”的名字越来越顺口且充满感情了。
拜最近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所赐,她已经戒了图书馆。所幸学校有上晚自习的要求,大家一起去上学,一起下课,结伴回寝室。
校园内各个院系的学生会都组织了护校队。这些突发事件,倒把同学们的爱校热情激发出来。
从金刚那里问不到更多的信息,马佳佳恋恋不舍挂掉电话。金刚铿锵、坚定的言语,总能给她安慰。
“我看明年5月份的插班生考试,我们学校要全军覆没了。”李欣然哀伤道。
“为什么?”马大姐傻乎乎问。
“我们学校有这些乌烟瘴气的事,别的学校又没有。我们这些考插班生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别的学校的考生可是全情投入地做复习。效果能一样吗?唉,只能自认倒霉。”李欣然叹息着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