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三十二章 名单
质量可想而知。”

“但是内地把电影当宣传工具,意识形态和说教心态太浓厚,削弱了艺术价值和人文属性。”罗维明反驳道:“这种电影,并不受欢迎。”

“话虽如此,但内地电影人把拍戏当艺术,港台电影人拍戏当吃饭工具。”沈冲拿起钢笔,一边在评审团名单上画圈,一边说道:“严谨的态度,才能产生伟大的电影。老罗,你要不要和我打赌,赌这次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是花落内地还是留在香港?”

“好。”罗维明揉灭烟头,说道:“我赌最佳电影留在香港”

“老罗,这个赌,你输定了。”陈柏生拿出烟盒,递给他一根烟,说道:“评审团由哪些人组成,完全是阿冲一个人决定,他只要稍微做点手脚,就能决定最佳电影的归属。”

“我没那么龌龊。”沈冲哈哈一笑,说道:“老罗就是拿出全部家当来做赌资,也比不上金像奖的名誉在我心中的地位。”

“嘴上说的好听而已。”罗维明点着香烟,说道:“评审团里两岸三地的名额都是定死的,你怎么操纵?即使能操纵评审团,也操作不了观众,决定不了最终奖项的归属。”

沈冲笑了笑,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真要操纵奖项,有的是方法,不过既然连罗维明都信金像奖无法操控,说明这套制度,还是颇有公信力的。

“我觉得评审团应该这么组建。”沈冲数了数他圈中的评审邀请名单,然后说道:“内地和台湾,各邀请两名导演,两名媒体影评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香港则是五名资深影评人,三名没有入围奖项的知名导演或者制片人,两名专业技术人员。”

“这个比例,我觉得不错。”陈柏生默算了一会,说道:“有九个专业影评人的话,应该能公正的评判电影的艺术价值。”

“老罗,你觉得呢?”

“我没意见。”罗维明弹了弹烟灰,赔笑着说道:“沈老板,提前打个招呼,我想要进入评审团。”

“香港五个资深影评人。”沈冲扳着指头,一个一个的说道:“石琪,舒琪,卓伯棠,舒明,林年同,好像满了啊。”

“卓伯棠以前在台湾读大学,现在是台湾分社的总编。”罗维明急了,说道:“他就算要做评审,也该是台湾影评人吧?”

“好吧,他不算,那陈大哥呢?”

“柏生不算。”罗维明连交情都不要了,说道:“做组织工作,我不如他,但搞影评,他不如我,再说,四月份他要去做香港国际电影节,哪有功夫来做评审。”

沈冲看陈柏生没有反驳,不由的诧异,问道;“香港国际电影节不是六七月份举办的吗?”

“今年提前了。”陈柏生抽了一口烟,略带郁闷的说道:“市政局为了刺激旅游,把电影节改在四月份复活节假期时候举办了。”

“这样一来,倒是和金像奖颁奖典礼重合。”沈冲摸这下巴,说道:“倒也不是坏事,一加一大于二,有综合效应,对双方都有利。对了,以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名义,申请举办电影节,有回应了吗?”

“市政局表示可以考虑。”陈柏生说道:“阿冲,这件事,市政局不是关键,关键是许仕仁,只要他肯出面说话,基本就没问题了。”

“家世显赫,?”这名字挺耳熟,沈冲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然后问道:“他和香港国际电影节有什么关系?”

“他在市政局任职,以前还兼第一映室的主席,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创始人之一。”陈柏生介绍道:“他家世显赫,和澳门赌王关系密切,在政界非常有人脉。”

听到这里,沈冲恍然,许仕仁,不就是后来那个和新鸿基地产扯上关系,涉嫌贪污被捕的香港政务司司长么?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名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