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民国草根>第三百四十四章 助纣为虐
将,却是对着自己被任命的虚衔职位苦笑了起来。

败军之将能留得性命就是最大的幸运,至于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于是,出于半封闭的青城市内,因着张宗昌部的一系列的动作而变得风声鹤唳了起来。

大概是因为邵年时对于这六家日本纺织工厂的工人进行了挖掘与商谈的缘故,已经找到了下家,并开始陆陆续续的去大华报道的工人们,就自发的脱离了游行的群体。

再加上王市长的重伤未愈,所有的报纸都在声讨日本人的残暴不仁以及宣扬王市长的悬崖勒马,一时间就让原本的电厂与盐场的计划暂时搁浅了下来。

故而,为了城市的国有权益而战的那些爱国青年以及各方代表们,也在这个敏感的节点中散了出去。

现如今,所剩下的人,就只有那些因为习惯了现如今的工作,并不想离开岗位的纺织工人们。

他们仍然想要借着罢工的机会,替自己争取应有的权益。

对于此,组织了所有的活动的苏树伟与邓明恩依然是留了下来。

因为他们既然是青城工会的领导人,发起并组织了纺织厂工人们的大罢工,在事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之前,他们自然也不会就此罢手的。

可是基于邵年时撤出青城时候给予他们的警告,他们这两位工会的领导人有必要让这些日本纺织厂的工人们知晓现任督军张宗昌的危险。

“不是吧?他可是山东最大的官老爷了,他能帮着日本人对付俺们吗?”

“俺们有这么多人嘞,俺们也不是闹事,就是想要跟对方讲道理啊。”

“再说了,俺们不给政府添麻烦的,就改在工厂门口罢工都不行吗?”

退缩到这种程度了,邓明恩几个人一寻思,仿佛也没什么的,故而就同意了,待到城中平静一下,他们无需再到领事馆的门口,只到各家的工厂门口去进行活动了。

这样算下来,他们罢工游行的人数就从原本的数千人锐减到了三四百人的程度。

这种程度对于地广人稀的郊区以及普通的青城市民压根就没有多余的影响。

苏树伟与邓明恩已经将张宗昌这个变数给考虑进去的情况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青城市第五次大罢工就拉开了帷幕。

翌日上午,这数百名的日纺织厂的工人们就蹲坐在了日纺织厂的门口,几位在工厂之中有着极高的声誉的工头,负责进到场内与日本投资方进行商谈。

他们的口号十分的简单,加薪减时,要求的也不算过分,只是要让日本的厂长们将他们的工资升到青城工人的月标准工资罢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消息,到了日本人这里则是难以忍受的恶行了。

早已经习惯了对着工人们吆五喝六随意压榨的日本工厂主,怎么可能掏出如此大的利润来支付他们本就不用支付的工资呢?

本已经张宗昌的到来会让一切都变得不同的日本商人们出离的愤怒了。

他们将电话拍在了已经由张宗昌掌控的青城临时军管办公室的所在,强烈的谴责了中方不作为的行为。

并以合作者的姿态给军部的田中大队长打了一电话,让对方务必要成为他们日本商人借由此契机在青城站稳脚跟的支柱。

对于日本工厂主的诉求,田中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他们军队威逼到青城附近所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逐渐的渗透以及占领中国这块庞大又资源富饶的土地吗?

现在,一个极佳的机会就摆在了自己的眼前,用他们中国的军队来对付这群试图反抗的工人,这样就会将矛盾直接引向了他们内部的某些群体之中。

青城的民众对于他们日本人的恶感就会有所降低,这不但有利于今后的大日本帝国的后续计划与共荣圈的共建,更是能让张宗昌部在山东境内的口碑落到最低点,从而不得不更加的依附于他们日本人的支持。

想到这里的田中大队长就给张宗昌部所在又追加了一个电话,与对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之后,觉得总要为他的日本朋友做点什么的张宗昌就点齐了兵马直奔着城郊而去。

在张宗昌心中所想,那帮子背井离乡来青城讨生活的工人们就如同当初他那个村头的混混一般,是不愿意惹官府与大势力的。

他们甚至连村里的地主老爷都不敢得罪,若是见到他带着真枪实弹的军队去了,岂不是瞬间就要跑个一干二净?

可是谁成想,当张宗昌摆开了车马,将枪口对准了这群手无寸铁的工人的时候,组织大家在工厂门口静坐的邓明恩却挺身站了出来。

他一把甩开了同伴苏树伟的拉扯,就站在了队伍的最前方,用他这瘦弱的文人的气量朝着张宗昌部的所在大声的吼去。

“张督军,你是我们中国政府堂堂正正委任的督军。”

“一省督军的职责,包围省内普通百姓的安危,在遇到外敌侵略之时挺身而出,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正在飘摇的新政府,守牧一方土地。”

“你治下之区域,是偌大的山东,你保护的百姓,也包括了这些可怜的只是想要获得平等的工人!”

“现在,我们自己的督军,这片土地上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能够寻求到保护的最强大的势力,却在此时,将枪口调转向了我们这些无辜的老百姓的胸前……”

“试问,公道何在?天理何存!!!”

“我们从未曾埋怨过凄苦,我们也不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四章 助纣为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