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帝国行>第1189章 开局之年
入咸国的长孙灾民可以征兵,散落在咸国各郡的外民百姓亦可征兵,大王无需忧虑。”

咸国人口已从盛元653年的两千四五百万人口,猛增至三千两百余万,超过六百万是长孙难民,一百四十余万是外籍兵及其家属,七十余万是举家逃入咸国避难的富人。

此外还有不同渠道进入咸国的黑户,和没有登基户籍的外来流动人口,保守估计国内定居两年以上和常驻民超过三千三百万。

尽管最近四五年间增加的人口素质远不如咸国民,但并不妨碍征兵和战训,只要人力转化得当,百里燕倒是不担心兵源不够。

次日,王砺携晋王国书入宫面见咸王,转达了晋王会盟的意愿。姜蛰丝毫没有因为昨日的不快迁怒于王砺,相反一如既往表现的维持场面上的和气,措辞间不失大国气度。

这就是姜蛰的真实面目,表里不一言不由衷,就连百里燕都看走眼的太子。

时间转进入十二月,蓉城港登陆的迹象越发明显,咸国派驻燕国的军事顾问考察后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蓉城港有两处非常致命的硬伤,一是深水港,二是花岗岩。

蓉城港码头就坐落在花岗岩上,花岗岩矿脉最高处仅高于海面两丈,最低处没水下七尺,百分之四十的地区与海平面基本持平,加之又是深水港,高出海平面的花岗岩可以炸掉,低于海平面的就地填埋,一旦实施登陆,延绵几十上百里的花岗岩带都将是天然登陆地点。

按说蓉城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应该发展出大型港口,但过去几百年间蓉城不过就是一个小港。

究其原因,梁国的海上经济霸权,不允许诸侯小国发展设施健全的大型港口,蓉城距津邺并不远,蓉城发展起来的结果势必分流津邺城的海上贸易。

其二技术和认知制约下,蓉城的深水港并未被发掘,加之木船排水量有限,深水港和普通港在三十年前的功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

蓉城的意外情况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百里燕开始担心这次的登陆规模,要比梁县、天云、津邺加起来还大。

十二月初九,天子在梁国水军护送下在永兴港登陆,咸王亲赴永兴“接驾”,并首次派出镀金豪华轿车接送外宾元首。

既是展现咸国对上邦的尊崇,同时何尝不是给天子以下马威,想来天子坐在镀金的豪华轿车内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天子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会盟的开始,时至今日歧国、卫国、陈国、赵国四国特使和国书,因地域遥远还在路上,会盟仍要拖到正月。

但时间是公平的,诸侯还在忙于会盟,忙于如何保存实力,索要更多好处的同时,元帅奥卡在得到本土增兵后,开始了658年的作战攻势。

蓉城登陆战于十二月廿一正式打响,在三十余艘铁甲罐头船,七十余艘风帆战舰掩护下,腋目对沿岸五个滩头实施同时登陆。

有鉴于海滩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加之舰炮威胁,御客、燕军、咸军放弃登陆地点的地表阵地防御,退守蓉城与各县,在通往内陆的沿途埋设地雷,同时疏散人口,加紧向蓉城增援。

咸军第一镇李坚五万人,周德岩第二纵队一万五千人,鲍睿第三纵队一万五千人,外籍军五万人,合计十三万余人赶赴燕国增援,另调蒋杰出任燕国咸军司马使,总督咸军作战。赵焕暂代蒋杰指挥第一纵队与叶善第三镇坐镇梁国防御。

但这一次可不是坐车,全程只能骑马。

蓉城战役一起,无疑给会盟增添了几分压力,若胜,会盟不会顺利,至少诸侯们会产生错觉,乐观错判形势,给咸国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若败,会盟的结果会更糟,诸侯国为自保,势必要狮子大开口。


状态提示:第1189章 开局之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