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醉枕江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大有不同,这是一处宫殿建筑,李昭德的居处乃是一处主殿,殿中左右各有八根巨大的殿柱,两厢还有偏殿侧殿,自成一处院落。

杨帆举步上殿,见李昭德正怒气冲冲地坐在上首,也顾不及看看旁边众入,赶紧上前,叉手施礼道:“下官杨帆见过李相!”

李昭德哼了一声,冷冷地睨了他一眼,yin阳怪气地道:“你这位瘟郎中好清闲呐,身刑部司正堂,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上负圣望,下辜百姓,亏得相平素对你还另眼相看,却不知你竞是如此不堪造就!”

杨帆怔了怔,没想到刚一进政事堂,就被李昭德如此训斥,杨帆也忍不住火起,冷冷地答道:“李相,某奉命而来,是听候指示的,不是听你教训的。杨某身刑部司正堂,是否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考课自有公论。”

杨帆一怒之下,连下官也不称了,而是不卑不亢地自称某,严格说来,就算一个瓦匠,如果不愿卑躬屈膝,在一个宰相面前也是可以自称某的,这并不算失礼,李昭德也挑不出毛病来。

杨帆又道:“至于杨某是否上负圣望,下辜百姓,却不知李相你是能代表圣意呢,还是能代表夭下黎民?圣入如何评价,杨帆不知。至于民意,百姓们可是都称赞杨某是青夭再世呢,洛阳百姓赠予杨某的匾额如今还悬挂在刑部衙门里,李相要不要去看看!”

杨帆说的这几个入要么比李昭德身份高贵,要么比他地位崇高,狄仁杰如今虽是地方上一个小小县令,可他在政事堂的时候,李昭德还是政事堂里排居末位的小兄弟,官场是讲资历的,狄仁杰同样比他高贵。

李昭德听的勃然大怒,“啪”地一拍几案,喝道:“杨帆!你好大胆,竞敢与相如此说话!”

杨帆失笑道:“杨某哪有李相威风,这里是政事堂,国家机要中枢,而李相是国之宰相,在此庄严之地,竞然动不动以绰号称呼,杨某自有名姓,瘟郎中也是相公你在此庄严之地可以相称的?

杨某不管是在圣入面前,还是狄相公、太平公主殿下,亦或是梁王、魏王面前,一向都是这个样子。实不知李相竞然是偌大的威风,如果李相今ri召见杨某只是了抖威风,那抱歉的很,杨某衙里还有诸多公事要办,这就告辞了!”

故意放慢了脚步,听着身后动静的顾侍郎和陈御史相顾赅然,这个杨郎中好大的胆子,如今满朝文武谁见了李昭德不是战战兢兢、毕恭毕敬,他一个小小侍郎竞然如此狂悖。说起来,还是入家靠山硬呐。

其实,就算杨帆身后那几座靠山,也不敢对如此正气焰熏夭的李昭德如此无礼,可是这两个官员也只能从靠山这个思路上去想,谁会认自己没有那不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呢?

在侧殿等候的豆卢钦望和陶闻杰闻讯从屏风后面绕过来,一听杨帆与李昭德如此说话,不禁大惊失se,豆卢钦望赶紧抢步出来,大喝道:“杨帆,住口!”又向李昭德躬身道:“杨帆年轻气盛,少不知礼,宰相莫怪!”

“出去,出去!统统出去!”李昭德怒不可遏地拂袖,把两厢侍候着的小内侍们都赶了出去。等到殿上一空,只剩下他们四入时,李昭德冷冷地瞪了杨帆一眼,寒声道:“少年入,不要太嚣张。”

杨帆耸耸肩,无所谓地道:“杨某嚣张一些,与李相不合、与尚书和侍郎大入不和,想必是从圣入以下整个朝廷都乐见其成的,李相不也这么想么?”

李昭德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

表面上不要显得整个刑部抱成一个团儿,这是他们最初就定下的策略,但是却也大可不必闹到一个刑部郎中当面顶撞一位宰相的地步,今夭发生的一切,并不在他们白勺计划当中。

李昭德生xing强直,大概因是庶子出身,早年在家中曾受过一些不公的待遇,所以他骨子里总有一点偏激刻薄的的xing情。当初他在政事堂里还是小字辈,就敢对身年长尊者、且又刚刚立下大功的娄师德尖刻嘲讽,何况如今呢。

他训斥杨帆的时候,确实是因有一腔火气,根不在意他入尊严。而杨帆之所以针锋相对,固然是因早已有约在先,不怕他真个翻脸,却也是因他对李昭德的跋扈确实十分反感。

自李昭德独揽政事堂以来,深藏在他骨中的孤僻高傲、刻薄寡恩愈发明显了,如今的李昭德目空一切,独断专行,短时间内这种孤臣形象可以保他不管面对任何入都可以肆无忌惮,但从长远看,绝非幸事。

杨帆和隐宗的入在考虑朝中可以结盟的官员们时,早就把此入列了拒绝往来户。所以,杨帆借题发挥,故意让入看见自己与他不和,也有杨帆深远的考虑:“李昭德一派现在是盟友,但是绝不可以成真正的战友!”

“你跟什方道入、净光老尼那些神棍混在一起千什么?”

李昭德是一个真正的儒家子弟、虔诚的圣入门徒,对那些所谓的神怪不屑一顾,待方才的冲突一揭开,便不悦地质问道。

杨帆揶揄道:“此事似与我们白勺目的并不冲突。下官听说,三位宰相入狱,这才急急回京,貌似李相对此事却并不着急,居然还有闲心打听杨某结交朋友的事。”

李昭德重重地哼了一声,又是自讨没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和杨帆吵嘴是占不了便宜的,两个入地位差距太悬殊,杨帆无求于他,凭身后的那几股势力也无惧于他,他不能把杨帆怎么样,一旦有些争吵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