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步天为凰>第二百四十二章:养生修仙

天歌见自己好像说漏嘴了,不然为何这小兰和孟昶,都对自己这个眼神和惊讶的闪烁不定的眼神呢?

幸好天歌聪明,赶紧笑道“呵呵,对了,我的意思的说,人只有在有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好的知足的,容易满足的心态,好好的平稳的安静下来才能去进一步的修仙的到去行气吐纳,才能达到一个想要的理想的状态吧,我说的对不对不知道,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二位指教?呵呵,呵呵呵……”

小兰心想,莫非是自己刚才看岔眼了,就是,天歌只不过是想得多,她能够举一反三,看样子她也是聪慧非常,不是一般人吧,也难过了,她会有这样的反应。

小兰不动声色的看了看,若无其事的孟昶,继续笑道“对,呵呵,就是这个道理,没想到仙子学的这样快,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天歌笑道“呵呵,也不是这个意思,对了,还有什么养生的修道之法呢?”对了自己现在还是个美容博士,有了养生,其实美容和养生是结合的,要是懂得道家养生术,真的是美极了!

小兰笑道“肾其华在发,肾虚则发不华;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虚则双耳难聪二阴难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余,脑为髓海,肾虚则骨枯不坚,牙齿不固,脑衰健忘,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目为肝窍,精血亏则目视不明;肾主水,肾虚则皮肤干皱难润;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虚则生长发育停止,性愿望与生殖功能减退或丧失;肾主纳气,肾虚则气短易喘。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消化吸收能力差乏,气血生化不济,肌肤少气血滋养而干枯无泽;脾主肌肉与四肢,脾虚故肌肉松软,四肢喜静恶动,至于胆小怕事,抵抗力下降,更是气血不足使然。”

孟昶笑道“中医养生其实就是养肾与脾胃!!因为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肾气又称真气,元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被认为后天之本!!!而中医养生不就是求源固本吗!?我们把根本固在了阳世,阴间还能轻易请走你吗?当然,也不是中医养生其他脏腑就不管了,只是这两脏乃中医养生的要害而已。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静净养心,以气和顺养肝,以吐纳养肺!吃有益的食物就能身体健康吗?那可未必。食物是吃下去了,可是如果不能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吸收,食物的益处不能为我们所用,再好的食物也无用。所以在食补之前,我们首先要有健康的脾胃,才可以正常运化营养精微。”亿万豪宠:腹黑帝少宠萌妻

小兰说“最后说说舌。舌的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健康人的舌质为淡红色;如果舌质偏淡,说明血虚;如果舌质偏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舌质发紫,说明体内有瘀血。脾胃虚弱者的舌质最大的特点是舌体胖大,舌的边缘有牙齿的痕迹。这是因为脾胃虚弱后不能运化水湿,水停留在体内,舌头也会变得肥大。肥大的舌头与牙齿挤压,便使舌边缘出现了齿痕。看舌质的时候还可以顺便看一下舌苔。健康人的舌头上有一层淡淡的、湿润的薄白苔,不燥不滑;若舌苔发黄,说明体内有热;舌苔焦黄,说明体内的热盛;舌苔发白,说明体内有寒;舌苔发黑,说明体内的寒盛;舌苔厚腻,且满布白苔,说明脾胃虚弱。”

天歌说“那要怎么补脾胃呢?了解了如何判断脾胃虚弱之后,怎么补脾胃呢?”

小兰说“脾胃虚弱的人最怕喝中药,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喝粥。我建议大家在熬粥时加4样食材一一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4样食物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几勺。这个“四宝粥”对补脾胃特别有帮助。古往今来,许多医家都将莲子视为补脾胃的第一选择。而山药既补气又补阴,是平补脾胃的良药。薏米最大的功效是祛湿。运化水湿是脾的功能之一,人体内的湿气太重会增加脾的负担,祛湿就是为脾减轻负担。芡实与莲子肉的作用相似,也是补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芡实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是补脾止泻的良药。”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养生修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