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芯片的战争>第109章 非常有可能
转化,带动一大批或大或小的ic产业链配套企业”

在市场方面,增强科研成果的转换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目前我们国家搞ic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不少,但是仅限于搞出样品,最多做到小批量;应该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动和效益挂钩,使得企业需要什么,科研单位专攻什么,而且企业愿意采用科研产品,做到科研既是市场的效果……最关键的是在引进技术生产线的时候,一定要和我们的产品相结合,避免引进生产线的产品,生产出来却没有市场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人才。不管是市场还是技术,都需要相应的熟悉市场和懂技术的人去做最终的决策,而对于最新的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就我们目前的继承于计划经济时代……”

再一个就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问题。我们扶持的重点骨干企业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计划经济时代,这样的单位,管理机构庞大,领导人员多,但是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基本都不过关,对于新技术的应用、生产的决策非常迟缓,一般都是被动的去适应市场,而不能积极开拓市场,所以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引进国外国际人才,对于项目引进的国际人才,可以拿出不低于甚至高于国际标准的薪酬待遇,应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吸引这些专业人才,避免来了又留不住的情况……而且目前美国分别从立法、产业政策、直接干预、贸易战等多个角度,组织了针对rb集成电路产业的全面狙击,并且扶持韩国联合对曰本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打压,这对于我们来说,引进曰本技术以及人才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面对困难是的‘死磕’精神,这个其实是最难的。

这不仅需要政府的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企业决策者有非常明确的企业战略和执行力。就像韩国三星电子一样,他们在开始涉足集成电路行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连续亏损的准备,靠着拼命死磕精神,利用逆周期投资原则,在行业低谷企业最亏损的时候却扩大生产规模和并购,愣是坚持了下来,直到行业周期转好,吃一口大肉……”

余子贤洋洋洒洒写了两个多小时。

写完之后,他又看了一遍,没啥问题,打算交上去。

站起来的时候看见了在桌子上的照片,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年年底即将发生的国际大事件——苏联解体。

他之前就想过该怎么合理的将这件事情传达出去,现在的机会貌似非常不错!

当然,余子贤不会蠢到直接写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他之前已经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预测,通过蛛丝马迹的引导式推测预计在今年或者明年初,极有可能会发生苏联解体的情况!

毕竟现在已经是1991年2月份了,此时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可是一片混乱:

立陶宛早在去年3月11日就率先宣布独立,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在1990年6月12日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再加上苏联国内的一系列矛盾,这种分裂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这其实就像是窗户纸,有人捅破,就会打破思想束缚。一旦事情发生了,我们就可以按照预想做出对我最有利的决策。

毕竟,苏联人遗漏的好东西太多了,让余子贤不得不眼馋。

否则只会便宜了诸多欧美恶狼……

如果取得巨大战果,也算是圆了余子贤的一个梦。

余子贤又写了一个多小时,写了一封密信,并亲手交给了李金成。

李金成看到信封上面的“海首长亲启”,大概扫了一眼内容,瞬间大惊失色,又合上信纸,不确定的问道:“你肯定?”

“我不肯定,但是非常有可能!”

“好吧,你在这里等我,我再跑一趟。”

>


状态提示:第109章 非常有可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