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陛下务农记>第二十六章 与美人的相谈甚欢

连续几天召见,从认识到相知,我对漱石有了很大的改观。

不得不承认,过去是我心胸狭隘了,以貌取人,以为他是个拈花惹草、四处撩骚的小白脸,是我错了。

他确实是个妙人儿,模样好,身段好,嗓子好,为人温温和和,言谈举止恰到好处,又与亦岑不同,若将潄石比作春阳,简单和煦,亦岑则像春风,起落间带着几丝的微凉。

潄石今日穿了件水蓝的衫子,飘逸清新,更衬托其不俗的气质。

世间竟有比女子还好看的男人吗。他的好看与萧珉不同,多了几分柔和,亦不如萧珉棱角分明。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清澈的嗓音带着若有似无的忧伤,把歌里游子思乡不可归之无奈与悲凉一丝丝唱来。

我躺在摇椅上,跟着节奏摇晃,坐在一旁小板凳上的湾湾亦跟着摇头晃脑。

我眯着眼感叹“真乃尤物。”

湾湾点头如捣蒜。

不知什么时候听说过,漱石是溯州人,都说溯州姑娘最是水灵,溯州的公子也这样灵动吗?看他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眼波流转,摄人魂魄。

一曲毕,孤大袖一挥“赏。”

御膳司今日做了松鼠鳜鱼,是经典的溯州菜,我夹了一大块鱼肉到漱石碗里,道“尝尝,看看是否和你家乡的味道一样。“

漱石欲行礼谢恩,我自是不愿美人惶恐,按住他“不必多礼,孤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再次无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背,滑溜溜的,竟比我一女子的还嫩。

萧珉当初怎么会拒绝他呢……

“陛下误会了,潄石并非溯州人,只是七岁时跟随母亲去了溯州,在那生活。”

“那你的家乡是哪里?“

潄石略一沉默,答道“姜族。“

姜族?姜族是西州一小部落,早在十几年前就被灭了。我貌似提到了他的伤心事……是哪个不长心的,没搞清楚就乱传人家身世。

“潄石是和母亲逃亡来到南卫的,姜族人善歌,溯州乐坊的老坊主收留了我们,给母亲安排了差事,我们便在那里定居了。”

他语气非常平静,我好奇道“缘何又来了煦都呢?”

“嗯……“他略一停顿,”年前,母亲病故。母亲在时,凭着歌喉吸引了不少听客,但因我们是外族,乐坊的伶人素来瞧不起我们。老坊主和母亲相继去世,新坊主便将我赶了出去。我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想起母亲在时曾说,攒够了钱要去南卫都城瞧一瞧,我便带着母亲那一份来了。”

聊天的气氛突然悲伤。

我想宽慰他“理解你的心情,我连母妃的样子都记不得了。“说着,只觉得鼻头一酸,”我何尝不是一个孤家寡人。“

潄石为我添酒,又给自己加了一点“以往和母亲相依为命,虽在乐坊不被待见,只要待在母亲身边,我总是开心的。姜族已亡,母亲在处,何尝不是家。母亲一去,才发现自己是个竟成了流浪之人,哪里都可以是家,哪里又都不是家。“

我小酌一口,叹了一口气“在我小时候,皇祖母怜我年幼丧母,对我总是多了几分疼爱。幼时我一直住在祖母宫里,每晚祖母都会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待大了一些,喜欢跟萧珉他们溜出去鬼混,误了回宫的时辰,祖母就一直点着灯,坐在案前,打着瞌睡等我回来。于是,不管我再怎么不尽兴,也绝对会在戌时赶回来。后来,祖母年事已高,我又太皮,父皇便让我住回自己宫里,除了每年的元宵灯会逗留得晚一些,其他时候依然十分规矩,按时回宫。因为我知道,祖母会等着恒娘复命,知晓我回来了,她才睡得踏实。可是现在,就算我在宫外过夜,也没有人管,也没有人等了。“我抬眼看了看潄石,”你我可谓同病相怜。“

潄石递给我一块帕子,安慰道“陛下莫要太过哀痛,故去的亲人临终前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能好好生活下去。无牵无挂,也是一种潇洒的活法。而且,陛下还有乐府令大人。“

我正夹了块虾仁往嘴里送,手里一顿,虾仁掉入碗中。

漱石轻轻笑了笑,孤感觉好似春风拂面。

我用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碗里的虾仁,犹犹豫豫问道“萧珉经常与你聊天么?”

“不算聊天,不过闲谈几句罢了。”

“你们都说些什么?”

“嗯……大多是乐府之事,陛下无须多虑,漱石不曾逾矩。”

诶,孤没这个意思但确实最开始召他入宫,是怀了警告的心思。

“陛下,漱石确实仰慕萧大人,奈何萧大人早已心有所属,漱石断不会胡搅蛮缠。”

“心有所属?”是我吗?我当然不会问,“孤倒是不知道呢。”

漱石微微摇了摇头,笑道“陛下自然知道,只是不敢确定,潄石知道,陛下召见漱石是想以此刺激乐府令大人。可是,力度还不够,要想让大人吃醋,还得”

漱石走到我身边,弯下腰,凑到我脸边。我下意识往后躲,他温柔地拨正我的脸,低声说道“陛下,冒犯了。”

他呼出的热气轻轻喷在我耳边,我有些不自在,这感觉,跟萧珉亲密相处时的感觉不同。漱石是个美男子,我却没有心动心慌之感。

孤真是个清心寡欲的好皇帝啊!不为色所迷,是一个多么难得的高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与美人的相谈甚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