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擎国>第二百一十七节、清流与浊流
为浊?想那前明诸公,哪一个不是清流上品出身,满嘴的大义微言,可对外不能安邦定国,对内不能安乐百姓,一个个只知党同伐异,虚耗国力致使这大好的河山沦落敌手、百姓涂炭,若说这便是清,那这清不要也罢!”

江为清从他的答案中听得出来,自己这老同学在尝尽人间冷暖之后终于醒悟了,不再是原先那个只知圣人教诲的书呆子。他是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情,姜大人的招贤榜让他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虽然知道自己这同学内心中的理由绝对没有这么高大无私,但还是不要戳破他为好,毕竟能说出上面那些感悟,就至少说明他的思想境界已经有了一定的升华。

“可……”江为清沉吟了许久:“这规矩是姜大人定下的,莫说是新入职的,就是我们这些已经在岗的也要考核!”

林逸没想到姜田会来这一手,虽然城市是新设的,但原先天津府的吏员却有很多老人,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陋习,为了彻底的改革,必然要对那些不适合新政府的人员进行遣散,至于这些人会不会怀恨在心,或者暗中对抗,姜田其实并不担心。

一来、他的执政方法与以往并不相同,并不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二来、城市新建,很多城狐社鼠要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还需时日,从时间上来说是姜田占着先手。三来、就是姜大人手中有一文一武、一白一黑,四大势力的协助,正所谓有恃无恐。

一文:是海军科学院与京中的皇家科学院、国子监等高级学府中,能提供的高端人才与技术支持。

一武:是本地的刘家与皇家海军提供的武力支持。虽然他一个文官不能直接调动军队,但利用金枪作为幌子协助治安还是做得到。

一白:是那些参与到地方建设并期盼从中获利的商人们,这其中本朝唯一一个亲王也有份。

一黑:则是姜田主动找来的运河盐帮、漕帮,论人员多寡与势力范围,本地的丐帮都不是对手。

也正是手握着这四张牌,姜田才敢直接对官场与地下势力下手,而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若不是首要任务是打通道路与盘活物资,他能干得比现在更激进。

公务员招考改革,便是他整顿官场的手段,之所以从基层的吏员下手,也是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原先的吏制中,因为要利用本地人员对乡土的熟悉,便于开展基层工作的原因,无论是书吏还是衙役,都是由本地人担任,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家族世袭制,并掌握着地方基层资料与人情关系网,成为了虽不是官,却可左右地方施政的隐藏势力。

江为清当然知道姜田的目的,他当年在南方的学习班里没少学这些超前的东西,也正是对社会组成结构有了非同一般的理解,他这种旧文人才更会死心塌地的跟随着张韬,他知道改革要进行下去,代表着旧势力的反动阶层就必须被消灭。

他从上级领受的最新命令,也是暗中注意“敌对”势力的反扑,首先确保官府的政令统一,能有效的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但他个人对招考条件设在秀才这一档也是颇有微词的。

盘算了一番之后,江为清发现要想成全林逸的“报国”之心,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先考上秀才这个等级的文凭。

想好了对策之后,江为清对着林逸说道:“林兄莫急,当下还是应先考取秀才为要。好在此科每年都有,根据榜文吏员考试在秋后举行,而今年的乡试在六月底开考,若是能先考中秀才,兄台是否报考吏员就在两可之间了!”

林逸听了他这个办法之后简直想哭:“不是为兄我不想科考,贤弟可知如今的考题,可与你我当年求学之时天差地别了!”

江为清怎么会不知道,当初他还偷偷的试做过上次大比的试卷,题目的难易度对于他这个接受过特殊培训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如果不是他早已有了公务员的资格,且拿着另外一份津贴,他都有心圆自己一个金榜题名的梦了。

看着林逸欲哭无泪的惨样,江为清的心中多少有一些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快感,他当初接受培训时,又何尝不是林逸这副尊容,对于一个习惯了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的旧文人来说,就算写策论时都要想想哪位先贤说过类似的话,好方便自己引经据典。

想到此处他微微一笑:“林兄且放宽心,反正在下也需要备考,不如你我兄弟二人一同温习如何?”

林逸乍一听这个提议,本来是不屑一顾的,但看对方从容温和的笑容,便反应过来江为清定是对此胸有成竹,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就这样办了。

在私下里这种请托有很多,毕竟读过书识几个字,但没有考上功名的人占大多数,这些人多是想着能混进公门里吃上官饭,但阻止他们的还是学历这道坎。

当知道了现有的公务员也要考核上岗之后,大伙都明白了姜大人所图不小,可是公门里的老吏对此也有意见,有些人已经是三朝不倒,无论是谁当皇帝自己都掌握着祖传的这碗饭,很多人虽然专业水平不错,却大字不识几个,让他们考核上岗,这不等于挖了人家祖坟了吗!

姜田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所以他马上就放出了第二招,在职人员,可免费参加脱盲补习班、岗位培训班,考试不合格者暂不取消职务,但今后晋升与职级评定需参考文化、专业水平。

也就是说以后想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七节、清流与浊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