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汉和三国>第106章毕岚的水车
匈奴内部分化拉拢,筛选些胡人入伍,即可掌控匈奴各部,此乃三利。”

贾诩看刘和默然的认真聆听,便继续说道:“有此三利,其一可以军需所备之由监察农耕之事,凭持节之权处置贪墨之吏,从而以立威。其二通过看护之职,谏言朝廷开办学堂以收匈奴人与归降者之心,以此培植党羽之人。由此而望,可于北疆之地立德立威。”

说罢之后,贾诩长舒了一口气,似有心结放下。刘和听到贾诩的分析后震撼当场,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沉默寡言的贾诩的才智。原本这些日子也最多只是看到贾诩谋身之才,未曾想论起谋略一方的权术亦如此出色。

刘和平复了一下心情,出言询问道:“文和刚才讲了三利,还有三不利为何?”

贾诩轻捋胡须,再次给刘和分析道:“中郎出身宗亲豪族,且朝廷内有父为宗正九卿之职,执宗室之牛耳,权势膨胀易惹人注目,此为一不利。去往北疆之地,虽可节制典农中郎将赵岐和平难中郎将张燕,但并州刺史张懿乃一州之首,高居两千石之职,此人性情刚烈,名望高决非中郎当前资历可治,此为二不利。北疆地广人稀,虽有数十万流民屯田,但想要看到收益太过日久,钱财必然紧缺,甚至有可能影响中郎于北疆之功业,此为三不利。”

“何以化解此三不利?”

贾诩讲解道:“朝堂上中郎之父与士人门阀交好,故而士族之臣可为助也,另外这两年崛起的外戚何进权势不小,不过与吾等并无交恶。唯独十常侍之流权势强横,易生掣肘之变,当寻机会示好,以免在遇事之时从中作梗。而并州刺史张懿,当诱其于当地门阀产生间隙,才可从中寻求掌权的机会。只不过此事必然需从长计议,逐步谋划,久而生变方可成。至于北疆之财,重在盐铁,若想谋得只能如同火中取栗,寻得足够的契机方可。”

刘和听罢之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后又忽然摇了摇头,说道:“文和之谋当有可为,只是与那十常侍示好之事,我担心受士人所偏见。”

贾诩笑着说道:“只要中郎以屯田这等解民生疾苦的公事为缘由,这天下间又有何人能对中郎施以偏见。”

刘和赶忙询问道:“屯田之事?这如何示好?”

贾诩向刘和反问道:“中郎可见过洛阳城内向皇宫运水的翻车?”

“此乃中常侍毕岚所督造……”刘和恍然大悟。“此物可用于屯田灌溉。”

贾诩点头接着说道:“借其翻车运水之机巧,用到北疆屯田之处。不仅可以在近日朝堂上让其名声有涨,将来屯田事成之后,还可为其扬名。此乃阳谋,无人可阻。士人只知中郎为屯田之事谋划,不会心生芥蒂。那十常侍也因此而得名,同时为了自己日后之名,亦不会阻碍中郎在并州的行事。”

刘和抚掌而笑,大声道:“大善,明日我就向朝廷上疏。请调那毕岚督造翻车的工匠,同时表彰其运水机巧之功。”

两日后的朝堂之上,看着刘和的奏疏,中常侍等人高兴的不得了,立即奏请天子允许刘和带领工匠先到并州开荒之地进行水车等农具器械的制造。

群臣哑然无语,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因这水车确实可为利民之功,若用到开荒之地必成其助力。只是现在这水车之功挂在了那群宦官身上,这让一群士人名臣如何甘心。

天子扫视了一遍众人,而后扭头看了看咧着嘴笑的毕岚,出言说道:“朕的宫中取水之事就由这水车完成,确实也具备洒水之效。刘和一心为北疆之事考虑,当给予鼓励。”

毕岚之前督造这水车本就是用于宫内玩乐之事,还曾被其他臣属上奏抨击。此时刘和提出要用其水车灌溉开荒之耕地,并且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了其中可行性。这让毕岚十分愉悦,觉得等这屯田一成,自己也会被史书铭记。

“陛下圣明啊!”

天子瞅了瞅神色有些得意忘形的毕岚,反问道:“圣明?圣明在哪儿?”

毕岚恭敬的回答道:“那刘中郎只要利用水车开垦出千倾荒地,那便是万分的功劳。北疆之地有胡人之患,边疆之地若有战事运粮亦是个麻烦事。若是能开荒耕种,那边疆的兵卒便可就地取粮,免了长途运输之耗费,边疆兵卒之数便可增加,有助于抵抗胡人寇边。而且北疆之地本就地贫人稀,有的是荒地,以后即便中原各地有了些流民,亦可效仿今日之事,这样流民亦有饭吃,日后便不愁叛乱之苦也。”

天子点了点头,轻笑一声后说道:“此事那就准其携工匠前往吧,你曾督造水车,此番也一同随军北上,协助刘和等人开荒屯田。”

原本还笑容满面的毕岚顿时愕然,能得功劳可以,但他并不愿意陪着一群庶民在贫瘠之地开荒啊。其他众臣也是纷纷反对,说北疆已经有刘和、赵岐等人主持和监管屯田,不需要毕岚再过去。更有甚者直接说阉宦只会贪污乱事,若派毕岚前往,屯田之事必不可成。

十常侍等人一听就恼怒了,与指责之人吵成一团。

天子冷笑一声,只说了一句按旨行事,便转身退朝。


状态提示:第106章毕岚的水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