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大唐远征军>646.第646章 .应许之地,僵持

五月中旬,中东的炎热已经初见端倪,毒辣的太阳残忍的照射着大地,帕里斯草原上哪怕翠绿的牧草都被晒得蔫蔫的,哪怕坚韧的唐军都忍不住躲进了帐篷中,仅仅留下少量军队戍卫在大营边界工事中。

一夜时间不眠不休的劳作,数万工兵的辛勤下,闽国大营规模已经初见端倪,两道两米多宽两米多深壕沟将营地牢牢包裹在了其中,营寨的边沿,土堆与木料组成的鹿寨也是初具规模,各个边沿还遗留了床弩出击的空缺,上面也是安装了挡箭遮拦。

结实的木料摆出了一个又一个箭楼,下方还成成叠叠布置着床弩,呈现在阿拉伯人眼中的就是个大乌龟壳。

清晨被属下叫起,牙疼一般在闽国军营周围巡视了一大圈,穆阿维叶干脆一甩鞭子愤愤然回了去,半个时辰后,又是一大群骑兵大约一万人狂奔着杀向闽国后方。

在帕里斯草原的闽国军营背后,一条长长的尾巴由远方绵延到了此地,底格里斯河支流中开采的小碎石与沙土夯实成第一层,碎石与伊朗产的沥青砌成第二层,四米宽的路面还要用粘土与碎石在两边砌成几乎两米高的泥墙,闽国打过呼罗珊不过两个月,美索不达米亚的战事已经拖延五个月了,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修建工程中度过的,数万犹太人挥汗如雨的还在忙碌着收尾工作。

不过更多年轻体壮的犹太人却被聚集在了一起,闽国的兵器库大开,头一次把武器发到了他们手上。

虽然在闽国也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圈在一起强迫去做着有脏又累的工程,犹太人内部却没被闽国打乱,依旧是部落大家族形式统治犹太人自己,最早的犹太人是游牧民族,犹太教起义失败丢失耶路撒冷后,犹太族民以原来的部落形式散居世界各地,闽国犹太人征调的民夫就是以三十多个大小部落组成。

就算一把把拿过闽国量产的横刀,领到手一块写着勇字的皮袍子,那些犹太壮丁们依旧满脸迟疑,围着三十多个长老七嘴八舌的问着:“大老爷,闽国人真的可信吗?”

“是啊,闽国人都这样对我们了,真的值得为他们卖命吗?”

眼看着族人们不信任的态度,三十多个犹太大胡子老头,包括让犹太人很倒霉陷入奴族地位的无良奸商回忆起昨夜与那个更奸商的闽王谈判过程,也是满脸无奈。

“兄弟们,族人们,不管闽国日后说话会不会算数,但闽王一句话却说的很有道理,阿拉伯帝国以耶路撒冷为圣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还给我们,拜占庭帝国同样,他们认为自己信仰的基督,弥赛亚在圣城升天,他们也不会允许我们重新回到圣城,也只有闽国对圣城毫无瓜葛,也只有闽王能把这里当做普通城市一样还给我们!”

“一千年左右,方圆万里之内,恐怕没有第二个帝王能再给这样的承诺,把圣城,耶路撒冷还给我们,支持犹太人立国,也许在闽国为奴就是上帝给我们的磨难,如今为闽国而战是上帝给我们的考验,如果不去拼一下,恐怕我们的子孙会后悔一千年的。”

“犹太人立国,拿回我们的应许之地啊!”

说到这两个词的时候,年纪最大的白胡子犹太人老头举足顿胸,几乎是颤音说出来的,也立刻在附近围着的几百个族人中引起了共鸣。

应许之地!建国!不论犹太人变得多么指挥奸猾,也只有这两条是烙印在犹太民族骨子里不变的永恒民族痕迹,也只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土地,在别人土地上游荡了几千年的犹太民族知道这个承诺有多么沉甸甸。

从后世而来,知晓五次中东战争中为了国土,以色列的士兵在******海洋包围下是多么骁勇善战不畏死亡,正是把握住这两点,李捷才将这些犹太人聚集在一起千里迢迢的带过来,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处。

闽国的甬道从波斯湾尽头绵延而出,经库法向西北弯曲,长达千里,途中每隔二十里,都建设了些堡垒样式工事来拱卫驻防,尤其是库法到泰西封这一路上三百五十里左右甬道更是十里一堡,五里一哨,为了恭维这条重要粮道,上万唐军分守道路各处,平时犹太人民夫搬运粮草也就主要是在这条道路上。

从那一天起,几天之内,驻守这条道路的唐军将士惊奇的发现,原本推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犹太人民夫头一次变得如此积极,推着一车车粮食补给上坡时候红着眼睛跟拼命一般,遇到劫匪,阿拉伯乱兵时候本来蒙头就跑溜得比谁都快得犹太人这会儿也跟打了鸡血一般,轮着上头发下来的刀,嗷嗷叫着扑上去拼命,拦都拦不住。

惊奇了好久,闽国大军对闽王李捷也越来越崇拜,就连犹太人这样的滑头都拼死报效了,不正是说明我主是千古明君吗!

在犹太人的带东下,唐军气势莫名其妙的又上了个台阶……

前线的战事,却由此转入了僵持,经历了大规模伤亡后,穆阿维叶清楚的认识到唐人战斗力的强悍,短期内战胜唐人的计划就此成了泡影穆阿维叶转而开始了长期围困的计划,不断派兵去闽国后方破袭,试图切断闽国的粮道,并且排派小股部队不断袭扰闽国大营。

最激烈的战斗,几乎都落在了帕里斯草原到库法三百五十里粮道上,几乎每一天,每一个时辰,大批大批的阿拉伯轻骑兵饿狼那样奔袭埋伏在各个路段上,等候忙碌的闽国运粮队经过,旋即一哄而上。

不过有了目标的


状态提示:646.第646章 .应许之地,僵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