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恐怖悬疑>三国之谋伐>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难以与敌人相持。”

听到他的担忧,陈暮沮授田丰互相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见他们笑而不语,刘备纳闷道:“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田丰抚须道:“明公说的对。”

“所以我们绕道界桥,直取邺城,也是假的。”

沮授补充了一句。

陈暮最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兵者,诡道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兵进界桥,入广宗,南下取平恩,姿态做足,实际上,却是要将甘陵包围起来,不给王芬收缩兵力的机会。”

刘备被他们的话绕晕了,一会儿说要打邺城,一会儿又说打甘陵,到底打哪啊,一头雾水地问道:“所以,四弟公与元皓,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陈暮取出了随身带了冀州舆图,上面虽然标注简陋,但主要的城市还是存在,指着甘陵周边方向道:“大哥,从青州攻邺城,唯有从清河国南下这一条路选择。可甘陵屯有重兵,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所以我们应当兵分三路,一路主力过界桥取平恩,断甘陵粮道。一路从兖州进军发干陶馆,断甘陵后路,最后一路则取鄃县灵县,如此四面包夹,甘陵与贝丘二地必然难以长久。此时我们再佯装不管他们,南下攻打邺城,甘陵贝丘被困,东面和北面都是敌人,所以只有南下一条道路,配合魏郡军队,偷袭我们后方。但陶馆在我们手中,一旦甘陵守军出城袭扰我们后路,此时我们南北夹击,必可破甘陵敌军,则清河便成了我们进攻冀州的前哨站!”

刘备凑过来,就看到在地图上,甘陵其实离平原并不遥远,王芬的主要兵力是布置在甘陵与贝丘二地。至于与平原国治所平原县近在咫尺的鄃县和灵县,反倒不敢派那么多人,因为一来二地是座小县城,城池不高,难以抵挡大军围攻。二来离平原太近,一旦被攻打,援军难以尽快抵达。

所以甘陵这个清河国的治所,城池高,且城中屯粮比较多的地方,就成为了冀州防御青州的桥头堡。但清河国毕竟是一块平原地区,鄃县、灵县、绎幕、东武城在它的东面与北面,将它团团包围住。

唯一的屏障就是身后的清河,过了界桥就到了广宗。而南下贝丘清渊就是陶馆,可以说是一片很容易被困住的地方。

陈暮沮授田丰认为,先取广宗,再绕道兖州取陶馆,那么甘陵守军南下逃跑与粮道就会被断掉。他们的出路要么是东面跑到鄃县与灵县去,然后打到平原国,进攻青州老家,要么北上东武城,往安平国方向逃跑。

可问题是公孙瓒已经抵达安平国,往安平国逃跑就是死路一条。而东面的鄃县灵县又被攻破,即便将鄃县灵县夺回来,平原国境内还有一条黄河天险可以阻拦他们的道路,让他们无处可去。

所以在这样的境地下,甘陵守军在粮尽之后,要么出城去想办法断青州粮道,抢粮食。要么只能联络魏郡那边,与魏郡一起前后夹击刘备南去的主力军。

但不管怎么选择,都会掉入桥的陷阱里,被刘备军主力,加上安平国的公孙瓒以及兖州方向来的第三股青州军一起配合围歼。

可以说,只要他们出城,就是死路一条,被陈暮他们算得死死的。

等到甘陵被拿下,那么整个清河国就会落入青州的手里,成为青州进攻冀州的桥头堡。随时可以南下,从清河两岸进兵攻打魏郡,而这沿途一路上,冀州则无险可守,除了固守城池以外,再也不能利用河流进行狙击了。

听到陈暮的话,再看着地图上的地形,刘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四弟这一招以进为退,倒是妙得很,假装进攻,实际却是防守。”

陈暮笑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其实也是趁王芬生病,要他命而已。若不是现在冀州指挥混乱,恐怕我们想这么打也没那么容易。”

根据军情司密报,王芬已经病了半个月了,这段时间没有上朝,也没有出过门,想来已经是病入膏肓。

作为冀州的灵魂人物,王芬一旦倒下,对于冀州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

到时候政令混乱,军队难以统一指挥,就是青州军浑水摸鱼的时候。不然的话,以冀州现在完全能以一敌三的实力,脑子抽了才一定要和他硬碰硬。

毕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偶然而非必然,世界上大部分的战斗,都是以兵多欺负兵少,势力大主动去打势力小的。任何以弱胜强的典范,往往都是大规模敌人进攻的时候出现错误,被人抓住了机会而已。

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经典以弱胜强的战例。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