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民国抗日小兵>第104章打埋伏

头十天,无论刮风下雨,天阴天晴,都看见特务连的指战员就像木桩子一样站在打粮的场子上,纹丝不动。

这对散漫惯了的参军前是农民的战士们来说,的确是非常不容易。

平常陈连长非常和蔼,一到训练场脸就垮下来了。手里拎着一根小棍,谁站的不标准,摇晃了就是一棍,有的是吓唬,对有些经常犯的,也真打!

大家牙一咬,十天也就挺过来了。这一段一完,陈连长就把挨打最多的战士集合起来,对他们说:

“我知道打你们不对,可是我也着急啊。训练的好,打起仗来你们拣的可是自己的小命。好,有记仇的,今天就打我几下,出气报仇。”

其实有这几句话,大家都理解了。谁还那么真的不知道好歹啊!

接下来是练单兵素质,射击训练,利用地形地物。射击姿势又分成了固定的立,跪,卧,低近,运动中的射击几种,包括各种动作的出枪。

然后就是地形地物的利用,土坎,沟壑,坟堆,墙角,平地的跃进,溪河水田旱地的通过,公路铁路桥梁的通过,战士们的训练热情高涨了,原来以为会打枪就可以,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名堂。

苏北八路军也是9团第一个开始这样正规训练的。经过训练,这个连的战斗力已经可以和115师的老底子部队不相上下了。张副团长虽然对站队列不反对,也不支持。但是这个时候也看出来这里面的文章了。

他和宋团长仔细的看了几天以后,就决定全团每一个连队的军事主官以当兵的名义参加一连的训练。参加了训练,他们也和其他战士一样,感觉这样的训练对部队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可过去不懂啊!八路军不象白军,白军的军队军官都是黄埔或者讲武堂出身,就连士官士兵也经过正规的训练。

八路军的队伍里,从比例上说,那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的老红军简直太少了。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除了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热血青年参军以外,绝大部分参军的青年还是农民,真正的泥腿子,又没有文化。

当时的条件也不允许你有多少的时间去训练部队,也没有懂行的人担任教员。大多数是用极大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知道这里的重要性,也会非常好的利用。

孙猴子不是学了七十二变本事以后才敢放肆的大闹天宫吗?

在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武器装备低劣,许多部队甚至还在使用原始的刀枪抗击武装到了牙齿的日本鬼子。

所以,除了偶然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进行一些战斗以外,其实力是根本没有办法和鬼子抗衡的。所以就有了游击战,地道战,麻雀战,有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住我扰,敌疲我打的战略。

白军军队进行的都是比较大规模的抗战,动不动就是几个军十几个军。虽然多数以失败结束,可是也杀伤了大量鬼子的有生力量。他们就根本看不上八路的这些打法。

大家都知道,小日本就那么大一点的国家,就那么多人口,没有啥资源,鬼子消耗不起。就是拖,你小日本也拖不起。

八路军就象是敲麻糖,叮叮当当,叮叮当当的不停的敲。东敲你一块西敲你一块,今天这个沟死了七,八个,明天那个村有没了八,九个,今天这个碉堡被炸了,明天那辆军列又翻了,积少成多,一大块麻糖敲不了几天就没有了。

这块麻糖,八路军在敲,老百姓在敲,绿林好汉也在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敲!

这个帐算起来把鬼子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一年这样的损失竟然大大的超过了和白军正规军队作战的损失。

重要的是这样的零敲碎打给鬼子部队带来的情绪上的恐慌是巨大的,严重的影响了士气,鬼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头上,成天提心吊胆的。

从细微之处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

所以,日本人把八路军真正的视为心腹大患。屡次进行大扫荡想消灭八路军,屡次都希望破灭。把一场他们认为可以速决速胜战争,打成了稀泥潭,进退两难,严重影响了他们把中国的兵力抽调其他战场的策略,严重影响了日本人的太平洋战略。以至于最后惨败在自己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里。中国人民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突然有一天,正在组织训练的陈连长被叫到团部,一进去。团长政委副团长都在。团长对他说:

“从明天开始,你就生病了。部队只进行一般性训练。你也别回连队了,就住在团卫生所。”

陈连长一听,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看着他迷惑的样子,张庆林政委对他说:

“是这样的,上级明天有人来我们团检查工作,随便带来了上次战斗的立功奖章和证明。也想总结一下这次战斗的经验。团长答应把部分缴获交出去一部分,但是得把你隐蔽起来。被他们发现了,一纸调令,你敢不服从?”

看来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那个时候就有就,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是天生的。宋理南团长这时候也沮丧的说:

“我知道你早晚不是咱们团的人,我也是没有办法,留一天算一天啊,现在部队的这个情况你清楚,你们连没有你这样正规的训练怎么行呢?”

张庆林也说:

“不说这个了。到时候再说吧。陈林连长,下阶段的训练搞什么?”


状态提示:第104章打埋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