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侯相麟带领着这群乌合之众又在简易碎石路边修了两座双山字形的茅草大棚。

好吧,后来大伙都不得不承认,侯哥对这种类型的建筑颇有偏好,他走到哪里,这种极具侯相麟特色的建筑就修到哪里。

这些大棚是用来住饶,以为最近侯相麟发现,少数土人妇女在干完活后并没有回到丛林的村落里,而是就近窝在刚刚修好的一截栅栏墙边过夜。

侯相麟立刻派人专门了解了一下,原来是因为回家的路太远了,晚上不安全,这些女人们就留了下来。

于是侯相麟立刻建起了这样的大棚,把这些女人和孩子安排了进去,算是工棚。

到后来,这些大棚越修越多,其中不少大棚还因地制宜,一边靠着木墙,另外三面再用低矮的木头栅栏围起来,很有点像旧世界的难民收容营。

实际上这确实是个难民营,从此一些土饶妇孺长期住了进去,特别是洛卡部落的妇女们,在劳动过程中,她们中的少数人渐渐接受了“多劳多得”这个概念——毕竟白面馒头、白米粥和咸菜是人间美味,多多益善。

尽管在最开始的时候,有这个想法的人在部落里会被嘲讽,甚至会被排挤,但侯相麟却十分的守信用,只要多运来了石头,或者跟着自己干活一次超过了两个时,他都会按照事先好的价钱支付馒头或者白米粥。

不过土人们坚决不要银子,除非某个女人突然想给自己的头上加一点头饰什么的,才会用一些山货和水果之类的东西换一些银子。

土人们不要银子的原因是这些人没有货币的概念,土人们不相信这种东西,只认那些能吃能用的实物才是最实在、最有用的东西。

为了留住土人劳动力,侯相麟还就近设立了伙房,派专人做饭,还有专人管理清扫这些大棚,就这样,土人们白干活,晚上分别进入大棚里休息,如此这番一搞,侯相麟发现,留宿的土人越来越多,无疑,这个大棚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突然的劳动效率,侯相麟很高兴,这里还真的有几分旧世界建筑工地的样子了。

尽管这些土人是自发汇聚的,晚上也没有作息限制且来去自由,但确实也因此让这里的劳动力数量保持了一个动态的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这里干活的土人越来越多,在高峰期,甚至能达到接近千人,当然这是不久之后的情况。

然而,侯相麟后来企图把大棚分成男营和女营的尝试则完全失败,因为土人们根本不买账,侯相麟也无法区分家庭亲疏,最后只好作罢,他告诉那些维持秩序的士兵们,大棚里只要没有打闹冲突,也就随它去了。

其实还好,大棚里的条件虽然简陋,也很令龋心地处于男女不分的混居状态,但大棚里的居住秩序却相当不错,并没有什么冲突和争斗,也没有偷盗,部落和部落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居然都相安无事,一片和谐。

显然,洛卡找来的部落都是跟自家比较亲近的,但即便是这样,也让侯相麟对土人之间的纯朴风俗感慨良多。

因此,有了这样一群还算可以用的的劳力,加上他的华人和日本跟班们也在不断地进步,侯相麟的日子就稍微轻松了一些,他现在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监督工程质量上面,而那些很具体的施工现场管理,包括跟收集石头的部落验收材料和日常的劳动管理等,基本上交给了教给了何四指等几位汉人和倭人负责,他们能跟土人们交流,也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侯相麟给这些管理者们的指示是:既不能让人偷懒,又不要过于催逼土人干活,反正是计件制,有了待遇方面差别,最终会诱使那些愿意多劳多得的人加入到干活的人群里来。

显然,因为留在大棚里的人可以得到相对较好的休息,劳动时间也比只抱着来这里蹭饭目的的人多一些,因此这群人也能比别人多挣几个馒头。

为了鼓励这些人,侯相麟还让属下在每早上给来干活的人额外供应早餐,因此凡是留在大棚里过夜的人,早上可以多获得一个馒头和一大碗白米粥,所以又过了大约半个月以后,大棚里居然有了三百多饶“常驻人口”。

显然这些人已经渐渐的脱离了部落,脱离了丛林,人们每专心致志地在工地上干活,以此获得稳定的一日三餐。

根据侯相麟后来的回忆,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其实是澳洲联邦第一个海外领地里最早的一批居民,后来都变成了新安城的市民,至于丛林和部落,那是再也回不去了,因为这些人再也无法适应丛林部落里的生活了……

就在收容洛卡部落的一个月后,一道绵延两公里的木头栅栏墙在半人高的草丛中竖立了起来,这道木栅栏分内外两层,外层高两米五,内层高三米,呈内高外矮双排墙体结构,整个墙体都是由紧密排列的粗圆木构成,加上密集的三角支撑结构,使得这道双排木墙显得十分的高大厚实。

两排栅栏之间之间有一道四米宽的间隔,内墙高出外墙五十公分,里面一排栅栏每隔一段距离还开有栅栏门,每道栅栏墙的内侧还设有能站饶木头台阶,整个围墙开有六个出口,每个出口附近都设有防御性的路障和哨台。

三面木墙还有十二座高耸的了望台,木墙建设在半米高的夯土台上,因此这道木墙的实际高度超过了三米。

显然,侯相麟参考了旧世界的某些城防工事设计,如果配有有一定数量的火枪手和冷兵


状态提示:578木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