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唐王中王>第41章 思亮州乱局

当然,王珪也只是心里这样想想而己。

对于他这样的老狐狸来说,只要能达到成功的目的,节操啊人品啊良心啊什么的,都早被他丢到不到哪里去了。

再说,他的命运早就和李建成父子绑在一起了,眼前这事,也不只是李承轩的事,如今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一家子的命运,他也要豁出去了。

至于那些无辜牺牲的人们?或许等老的时候,王珪会有些许的不安。但是现在?这些人都是阻碍自己前进的拦脚石,还将危胁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就不好意思了…

李承轩都没有想到,王珪的前期动员工作,进行得非常的顺利。

虽然这些人以前大部分和王珪不太对付,可是一听说有外敌来了,立即就抛弃了前嫌,无条件的紧密的团结了在他周围。

毕竟,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唐人,而作乱的氐人是外人,自己人关起门来,怎么咬都没有关系。可一旦让氐人成了事的话,那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再说了,从这里回中原,都要经过思亮州的地盘,若是让氐人真的在思亮州坐大了,那他们还要不要回中原?他们的家人妻小可都还在老家呢。

王珪成功的将刺史府的上下都动员了起来,开始紧急的调兵遣将。

王珪是文官,年纪还不年轻了,他要亲自带兵征讨叛乱的氐人,刺史府的司兵官,却被他要求留守越巂。

巂州府的人少,朝廷此时又指望不上,所以,州府上下,不管文武官员都要上阵。

除了司兵张元外,文武官员十几人,王珪留了一半维护刺史府的运转,自己则亲自带了另外一半的人出征思亮。

王珪自己以文官之身亲自带兵,其它人都不好说什么。

在别的地方,文官出征,武将留守,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巂州这种大环境下,这似乎都成了常态。胡人太多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唐人,都要文武兼修,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价值。

先不说王珪紧张有序的布置,李承轩则静悄悄的回到了小山谷。

因为李承轩改叫了王继轩的缘故,这个小山谷还没有成形的山庄,被大家称之为王家庄。

王珪身边居然有长得和自己相象的人,李承轩就更觉得,这个时候,自己还是不要抛头露面的好。

李承轩只在王家庄呆了一天,静静的陪了母亲一天,就在胡大鹏和张标的等人的保护下,悄然北上了。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已经缓过神来的刘厚。

北方,一场大戏即将展开,这场大戏,李承轩不但要好好的欣赏一番,他自己还要亲自入戏,这时候自然不能缺席。

蜿蜒的思亮河,自北向南,从大凉山的高山峡谷间奔波而出,在思州亮附近时,河流变得平缓起来。

随河水裹挟而来的泥土,也在河岸两岸沉积下来,在河岸两边,形成了一条狭长且肥沃的黑土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民,以河为界,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下来。

据他们自己声称,他们一支是氐人的后代,而另外一支则是某支羌人的大人物的后人。

虽然有河水为界,但因为两方来自不同的部族,这里又是这么狭小的地方,所以,两个部族之间,经常各种摩擦不断。

后来,还是氐人的一支占据了优势,率先宣布向朝廷投诚,并且被朝廷任命为思亮州的知州,才让这里安静了一段时间。

但是,今年夏天以来,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思亮河中的水也越来越少,对于靠着这条河浇灌的两岸人们来说,日子变得更加紧张起来,这些天为了争夺水源,双方一直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冲突和摩擦。

水流量也就那么大,你多了一分我就少了一分,大家又是来自不同的部族,谁都不愿意让一步。

但是,今年的冲突,似乎又更剧烈和频繁一些。

也不知道是哪一方起的头,因为争执该哪一方浇水的时候,双方就在出水口上争斗了起来。

其中一方被推倒在了水里,没想到另一方的家里人也在岸边,见到自己人受欺负了,几个人一齐上,把推人的一方推到水里了。

始作俑者一时不察,掉到水里后,便被水冲走了,也没有人知道他不会水性,等发现时,他已经被冲到下游,死得不能再死了。

这可捅了马窝蜂了,死者的家属立即组织了起来,找到了推人的一家人,双方开始大打出手,各不相让,结果,参与争斗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已经到了不可收场的地步了。

事情发生点就离思亮州城不到五里的地方,城外闹成这样,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知州姚光的耳中。

身为知州,姚光虽然不想来,这时候也躲不开了,坐着轿子,带着一众护卫,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角斗现场。

可是,他刚刚走出轿子,正想厉言喝止几句,就被不知从哪里冲过来的人,扔了几块石头砸中头部,当即被砸得头破血流,赶快转身就逃,也没有勇气再去调解了。

城外,要求讨回公道的人越来越多,姚光无奈,只得急急的向刺史王珪送去了求救信。

“王大人,思亮民乱,下官已经不能控制,恳请尽快发兵救困,”光在求援信中,苦苦的哀求道。


状态提示:第41章 思亮州乱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