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萝莉信长养成计划>一百七十章 失败的权力
白了自己可能是必须要打上一仗就能够脱离这场不应该属于自己的战争了。傲娇妹子们的固有特性从来都是不服输,就如同另外一个时空段这只萌虎在三方原击败了德川但是无力进取获得更多利益之后,她也没有选择从更近的甲斐山道回到踯躅崎馆,而是堂堂正正的从设乐原方向绕道信浓回到甲斐,显示自己是胜利转进而不是战略撤退。所以这只萌虎就如同亮剑那种认为只有正面突围才是活路。

突围的话,其实也有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在确认了景嗣的军势在背后以一种尾行的态势猥琐的跟着以后,萌虎有着充分的自动权选择突围的方向——向景嗣部发起攻击,等到自己的两个妹妹一起来后战而胜之,或者是独立的承受景嗣和信长的联合攻击,再把胜利翻盘的希望交给援军。

战争啊,就是一场博弈,只不过不同于赌桌上的金钱或者筹码的赌注,战场上的赌注则是一个家族的命运以及千万人的性命,即使是一向是很自由很轻松的武田萌虎对此也不得不慎重的思考了一下,先攻击那对君臣当中的哪一个都会引起世界线的变动,究竟是哪里比较好击败这一点她目前还是没有整理出任何头绪。

普通大名最基础的东西还是领地,只要是领地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那么多少部队也能有时间补充的回来,但是这一点并不适用于武田家这个奇葩的例子,武田家的领地要供养武田家其超出自己势力范围的军队,其代价就是年年的加税和对内的压榨,武田家的军粮甚至都不是由本家调用,而是依靠农民们自备的,看着士兵们就这火烤着饭团,或许有条件的喝上几口竹筒当中的味噌汤,武田萌虎的犹豫或许更加加重了一点,因为她很清楚,这些士兵组成的军队,才是甲斐存在的根本,如果说这只军队不慎覆灭,那么她所要面对的不只是这些年来武力压制的那些敌人,更加包括很可能以前的盟友。

曾几何时,当这个家伙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信虎的地位在她心里几乎是非常崇高的,其实这也是很自然的吧,毕竟每一个孩子所第一个憧憬的偶像就应该是她的父亲。那个时候的信玄每个月的例行任务就是看着自己的父亲反复着从出征到归阵的过程,看着众人憧憬的目光暗暗发誓将来自己也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吧。从此努力地学习着军略和战策,各种方面的造诣不断的提高,这种行为在家臣中也受到了肯定——“晴信公主如此的勤奋,将来一定是一位有为并且能够振兴武田的家督吧!”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所看见的,听见的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于此她也明白了,对于自己父亲信虎所拥有的,并不仅仅是那些赞美和荣誉而已。

为了征伐敌国,首先榨干了自己国度内村庄的财富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为了召集能够打仗士兵,从而以农民的家人作为威胁而强召他们入伍并非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在衣甲鲜明,威武雄壮的甲斐雄师之后,有的只是一个充满了困苦和哀怨声的国度。农民们努力耕种,而其结果就是把一年的收成大部分上交给大名作为下一年的军粮,甲斐的一切强盛都来自于民间,战争所用的财富来自于人民,所消耗的粮草来自于人民,所牺牲的性命还是来自于人民。

或许是信虎也感到了这样的事情过于残酷了的吧,对于这个也已经背负了很多骂名的家伙来说,也只有对于自己的大女儿,有着非常的疼爱,这种痛爱是对于信繁也好信廉也好所不及的,作为一个战国大名,他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大女儿才是继承家督的最好人选,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紧随其后接受世间的骂名,于是,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责任和私心当中,他选了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打算把家督之位交给信繁,好让晴信能够以一种尽可能平凡的姿态生活。

作为大女儿的晴信,她自然也是明白自己父亲的良苦用心的,但是同样的,她也很清楚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一个合格的家督意味着什么,在忍着泪趁着自己父亲外出的时候联合家臣将他流放之后,她也学会了用一种假面具来掩盖自己——原先善良,温柔的武田晴信公主被一个任性娇蛮的家督所取代了,或许也只有她和她的姐妹以及山本堪助才会了解这份傲娇背后所隐藏的痛楚吧。

不知道面具戴久了是不是会脱不下来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再是我们自己了。在长久的掩饰之后,对外也好,对于家臣也好,他们都习惯了自己主公独断专行的脾气,“因为她是主公啊,而且从没错过”,就这样以理所当然的想法把一切权利交给了少女,而相应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家族的重担就如此的担负在了这家伙的身上。

修筑了甲斐的堤坝,改善了民生,扩展了金矿的开采,获得了更多的军资金,向信浓的征伐,来缓解对于耕地的渴求,一系列的行动带来了甲斐复兴的希望,因此在甲斐,萌虎的形象已经被神化了,所以她不能输——“信玄大人是不败的”单单就是这份期许,便使得她失去了失败的权力。

“我承诺过……我要带给山里人,一千年的幸福!”当犹豫和懦弱退去之后,她还是那个军神武田信玄,她也只能是那个军神武田信玄,“所以!我不会输!竖起四如军旗,准备好作战!我要让织田这群在富饶地方生活着的


状态提示:一百七十章 失败的权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