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萝莉信长养成计划>二百二十一章 主公与被揭穿的谎言
大会之后,就带领着数量不足联军方面一半的一万四千三好家军势毅然主动发起了进攻,在京都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也是相当惨烈的大会战。

七百万人口的国家,能够在多年战乱之后人口不减反增,这也是由于日本战争的低伤亡所决定的,一般一场战役的损失超过千人那么就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了,就是后来被传说的神乎其神,然后战神小早川被黑的不能再黑了的关原合战当中,东西两军的总损失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人。可以那么说,大多时候,毕竟都是同一民族的人,见面的时候还是留下了一手的,打打酱油井水不犯河水就算了,不会往死里揍的。

可是自从景嗣这个家伙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其那种用典型的天朝式思维来考虑战争的恶果马上就体现了,在美浓,东海道征服,以及新近在飞驒国的合战当中,景嗣方面所打出的伤亡数字都比原先的任何一场战役都要高,除去溃逃的以及俘获之后获释的,单纯就是景嗣方面主动造成的人命就早已经超过了一万条,这在为景嗣赢得了魔王之名的同时,也为不少年轻气盛的大名所效仿,比如说三好长庆,就是各种典型。

在京都之战当中,细川家也调集了相当规模的洋枪队想要利用盘踞多年京都的优势进行一轮伏击,虽然说这个战略是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很不幸的,当三好家的铁炮足轻们受到了第一lún_gōng击之后,从惊慌当中恢复了过来的他们很快利用了织田家所交付的三千杆铁炮进行了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还击,其齐射的态势,很快就让细川家的部队陷入了崩溃当中,紧接着在松永久秀以及其弟弟的指挥下,三好家的部队发挥了几乎惊人的战斗力,在三好三人众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态势之下,即使是有着剑豪之名的少女将军足利义辉亲自接战也没有取得胜利,相反的就连直属奉公众也损失大半,是役结束之后,整个管领的近畿细川政权宣告崩坏,三好家方面由于得到了三好长庆的严令一路追杀不休,在成功的夺下京都之后进行的首级检阅就清点了大约五千枚首级,其威严的姿态和鼎盛的军容,很快就有了新的近畿霸主的气象,接下来,以山城国作为据点,阿波,淡路,赞岐,和半个摄津作为后援,三好长庆这个总算是踏上了自己的霸途,总动员力达到了七十万石之后,如果再吞下大和,和泉,伊贺,河内和纪伊,达成历史上的三好最大版图之后,那么就会跻身天下第二个百万石大名,拥有近一百五十万石的动员力,仅仅次于目前织田家一百八十多万石的第一名。

但是这对于京都商会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毕竟不管是谁占领了京都,都必须尊重原来商会的权威,反正换一个主子也没有什么,和谁做贸易不是贸易呢?可问题就在于,因为细川政权的崩坏,所以这一批在浓尾进口的武器就成为了烂尾货了。细川晴元本人都已经和少女将军足利义辉又一次被赶出了京都,诶?什么要说又?反正就连自己都逃到了近江,别提什么有钱付账了,老底都被人抄了,要指望他能拿出钱来是完全不可能的。经过历年来的商路扩展,要指望把原来供应大军的武器装备分散出卖实在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周转不灵这种商人们所经常遇到的事情,就算是茶屋这种京都商人屋遇到了也是一样的棘手。

更加糟糕的是,因为京都和界港本来就很近,所以京都商会和界港商会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糟糕,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都不希望多来几个戗行的,要指望界港商会借贷来渡过危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整个茶屋都显得人心惶惶,伙计跳槽的跳槽,离职的离职的情况下,最可悲的就当属这支运送着武器的商队了——他们受人所托,购入了武器,但是现在的雇主已经自身难保发不出工资了,自己就算是像农民工一样爬爬吊车然后讨工资回家过年估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那么,这里的损失,也只有从另外的方面得到补偿了。

小牧山作为连接浓尾的中心点,是一个贸易非常繁茂的地方,比起成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清州和兵备比较有名的美浓而言,这是一个类似于中转站的地方,大量来往于浓尾的商人们都泊宿于此,而偏偏的,又因为是商业城市顺带着在中间点的关系,防备力量可谓是相当的薄弱,最近的武装力量也只是位于犬山城的丹羽长秀的封地了,可是现在米五郎左本人也是担任的界港代官,并没有直接在封地,于是乎整个小牧山,就好像是坚硬外壳下柔软的果肉一样让人垂涎。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那么依仗着岐阜和清州的拱卫,这里是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景嗣从不认为真的有人可以绕过这两座坚城直接进入浓尾平原,但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这一点并不是假话。

国人一揆,简单的来说就暴动,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一大群暴民提着菜刀上街来一个示威游行顺便的打砸抢烧什么的,发一笔不义之财,紧接着看着形式决定是提着菜刀去砍翻原来的领地自立门户还是拿着菜刀拎着抢来的母鸡回家宰了做一顿好的。这种简单的方式就使得追究责任很难进行,毕竟人人都有可能是罪犯但是往往法不责众,于是乎一群被拖欠了工资的农民工们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相当富有并且自己的货物还是一大堆武器的时候,那么国人一揆就成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一种好手段。


状态提示:二百二十一章 主公与被揭穿的谎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