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在现代留过学>第586章 逼捐(3)

第586章逼捐(3)

“贫僧见过陛下。”

赵煦看着奏疏,一个老僧就被冯景带着,进了这后寝。

于是,赵煦抬起头,看向这个‘熟人’。

金总持如今不到六十,他有着典型的南亚人种特征。

胡子是黄色的,眉毛浓密,脸型略显富态,神色从容、淡定,看着就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

“法师免礼。”赵煦放下手中奏疏,轻声对冯景吩咐:“给法师赐座、赐茶。”

“阿弥陀佛!”金总持合十拜谢:“贫僧多谢陛下。”

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拜见,这位东土的皇帝,总摄一切的至尊。

虽然这个皇帝年纪小,但金总持根本不敢怠慢。

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政治上展现出来的能力。

还有其在宗教领域,施展的手腕。

一个老僧,一座寺庙,一枚佛牙舍利,便撬动数千里之地。

熙州抹邦山的资圣禅院,于是因此成为了当地的圣地。

那位智缘和尚,更是因此,得以开宗立派。

金总持虽然不知其中细节,但是,智缘僧北上、敕建资圣禅院,供奉佛牙舍利,皆出自眼前这位少年皇帝。

显然,智缘能做到如此地步,也与这个少年皇帝的支持是分不开干系的。

“法师今日来见朕,可是有事?”赵煦慢悠悠的问着。

金总持连忙唱了一声佛号,道:“奏知陛下,贫僧闻知淮南受灾,百姓有倒悬之苦,又见陛下诏书,与汴京诸寺同道,感同身受,于是决意共捐财帛,以助淮南众生……”

赵煦听着,颔首道:“法师慈悲,朕代淮南百姓谢过了。”

却是一个字也不提对其他和尚的感谢,反是扭头就和冯景吩咐:“冯景,待会与法师对接一下,统计诸寺所捐钱帛。”

“诺。”

这下子,金总持就感觉有些坐立不安了。

好在,智缘的例子,让他知道,这个少年皇帝对于佛门的态度并不坏。

于是,他合十一拜,道:“贫僧此来,除向陛下奏知汴京诸僧的意愿外,便是想向陛下求个恩典……”

“嗯?”

“贫僧想往灾区一行,为淮南灾民不幸死者及病者,念一番‘秽迹金刚咒’,消灾劫难……”

赵煦听着,便站起身来,道:“法师慈悲,朕待淮南灾民谢过!”

秽迹金刚咒,是密宗的无上咒法,乃是最高等级的神通。

传说此咒乃是释迦摩尼佛化身秽迹金刚,降服螺髻梵王时所传。

故此,此咒法除了和其他佛家咒法具有除病、避难、得福等大利益外,更有‘能除一切苦,除遣一切鬼祟、衺魅,救度众生,满一切愿,降伏一切凶恶鬼神,除伏连虫兽等皆不能为害’的神效。

此咒法,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传入中国,入宋后,更是随着密宗在大宋的传播,广为人知,备受推崇。

但是,能行此法,精通此咒,并有资格施展此咒的高僧,少之又少。

金总持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就是当代密宗教派成就最高的僧人之一。

这从他的法号就能看出来。

所谓金总持,只是大宋的音译,其全称是:总摄一切金刚之尊,梵语为:伐折罗陀罗。

其在密宗的地位,与进入乌斯藏传法的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大师地位相当。

当然了,赵煦知道,这些都唬人的。

不过,老百姓就信这个啊。

宗教是他们最好的精神麻醉品。

金总持见着赵煦起身,赶忙跟着起身:“为陛下,为大宋,为朝廷,尽一份微薄之力,此乃贫僧的本分。”

赵煦颔首,合十道:“善哉!善哉!法师慈悲之士也。”

“奈何……当今天下,如法师这般慈悲为怀,严守戒律的高僧,少之又少!”

“大宋僧界,更是鱼龙混杂……”

金总持赶忙合十礼拜:“阿弥陀佛,启奏陛下,以贫僧所知,天下僧人,虽有一二不肖,但大体都是严守清贵,修持有为之士。”

“但愿吧!”赵煦道:“朕已经下诏开封府、祠部、僧录司,考较在京诸寺主持、僧首。”

“希望他们的考较成绩,能如法师所言一般!”

“如此,朕也就安心了。”

金总持顿时哑然。

汴京诸寺的主持、僧首们的佛法修为,别人不清楚,他还不知道吗?

一个个算账贼溜,但让他们念经就……

无奈之下,金总持只能再拜:“定可如陛下所愿。”

他知道的,那些主持、僧首们,都已经想好了对策。

无非不过花钱消灾,买通祠部的官员,事先将考题买到手。

而祠部的关系,都是现成的。

这也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

赵煦笑了笑:“但愿吧!”

“对了!”赵煦看向金总持:“朕听说,今日汴京新报有一个寓言故事挺不错的。”

“法师可以看看。”

金总持虽不懂赵煦的意思,但还是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

离开开封府后,金总持就捏了一个金刚印,平缓了一下心情。

“汴京新报吗?”他对在府衙外等候他的弟子显超吩咐道:“汝去替我买一份今日的汴京新报。”

“诺!”

金总持则骑上马,向着传法院的方向而去。

他心中,则回忆着在御前的种种细节。

他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

所以,他靠着记忆力,强行记


状态提示:第586章 逼捐(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