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烟火>第419章 心痒难耐

这位彭公子完全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要钱的话,他还能够拿的出来。但是赋这些东西,他就麻爪了。他老爹倒是从小就给他请了名家,教赋。但是学这些东西,哪里有和侍女玩闹好玩儿?

不学无术的他,听到李嬷嬷的话,顿时气的脸红脖子粗。

一旁的商人本来畏惧彭公子的家世,在他和李嬷嬷交谈的时候,都没有一个人敢出声。不过现在看见彭公子的窘迫,一个个拼命的把笑意憋在心里,憋的十分辛苦。

从心里看不起这不学无术的家伙。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做商人,最起码识文断字这是必须的。而且为了能够和官员攀附上瓜葛,条件优越的商人们少不了还有深研一下四书五经,附庸风雅一番。甚至还有原本就是有功名的人,直接转而经商的。

可以说商人这个群体,论平均文化水平,那是在此时相当高的,也就只比官员差上一点。

教坊司一炮而红,彻底声名远播。

虽然说教坊司如此红火,不过是保持了它原本京城青楼第一的位置。但是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只不过是因为来教坊司的都是达官贵人,天生就要高出其他青楼一头。但同时,其他青楼对教坊司也是不服气的,认为教坊司不过是占了朝廷设置的便宜。要是真的和他们一样,未必能够竞争的过他们。

可是这次教坊司完全抛弃了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够进入的规矩,让商人百姓都可以进去。还能够如此兴盛火红,足以见教坊司的硬实力。

仅仅一夜之隔,满街满巷议论的都是关于教坊司究竟是如何的温柔乡英雄冢的事情。仅仅是一个歌剧院就让人们纷纷乐道,不仅是赤伶的歌舞表演,让百姓知道了在伶人当中也有着满腔热血,敢于坦然赴死的慷慨悲歌之士。而且大型舞蹈表演,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和这个时代流行的单人独舞比起来,大型集体舞蹈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凡是亲眼见过这种震撼场景的人,无一不赞不绝口的。

不仅是百姓口口相传,韩度还专门给李嬷嬷联系过的那些说书人给钱,要他们拼命将教坊司的各种新奇之处,一一宣讲出来。

可以说,教坊司在一夜之间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同时也成为了许多人心生向往的地方。

但是和教坊司种种新奇相对应的就是它的价格,种种传言让人们对教坊司的价格纷纷咂舌。进门就要十贯,穿件衣服就要十贯到三十贯不等。这都还不算什么,海鲜楼十贯一壶,就已经感觉价格高昂的神仙醉。一模一样的到了教坊司,直接就变成了五十贯。不仅如此,各种美味佳肴,也要比外面的贵上好几倍。

还有最让人津津乐道,最吸引人的就是打茶围了。这种别出一格的玩法,除了让人感到十分新奇,觉得有种风雅之气外。同样的就是价格太贵了,普通歌姬投个茶围就要一贯起步,上等的十贯起步。像香雪和烟雪这样的出名的歌姬,想要进去喝茶聊天,百贯起步。

销金窟,教坊司成了名副其实的销金窟。一般没有万贯家财的人,恐怕根本就消费不起。身家千贯的人,也就是进去看看歌剧院的歌舞也就罢了。

对了,香雪和烟雪因为在教坊司门口站了一圈的缘故,现在她们两人已经是名满京城的花魁了。人称,京城双雪。

什么四大青楼的花魁,一夜之间就被人们抛到脑后。现在只要有人一提起花魁,大家都认为说的京城双雪。香雪和烟雪两人,已经成了花魁的标杆。

而且随着教坊司的各种消息不断的传递,一个隐晦的消息也在一小部分人当中飞速传播开来。

莞式服务?那是什么?

有幸尝试过的人挤眉弄眼,意味深长,讳莫如深,闭口不言。听到传闻还来不及尝试的人,心痒难耐,挠耳抓腮,四处打听享受这服务的条件,准备无论如何都要去尝试一次。这位彭公子完全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要钱的话,他还能够拿的出来。但是赋这些东西,他就麻爪了。他老爹倒是从小就给他请了名家,教赋。但是学这些东西,哪里有和侍女玩闹好玩儿?

不学无术的他,听到李嬷嬷的话,顿时气的脸红脖子粗。

一旁的商人本来畏惧彭公子的家世,在他和李嬷嬷交谈的时候,都没有一个人敢出声。不过现在看见彭公子的窘迫,一个个拼命的把笑意憋在心里,憋的十分辛苦。

从心里看不起这不学无术的家伙。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做商人,最起码识文断字这是必须的。而且为了能够和官员攀附上瓜葛,条件优越的商人们少不了还有深研一下四书五经,附庸风雅一番。甚至还有原本就是有功名的人,直接转而经商的。

可以说商人这个群体,论平均文化水平,那是在此时相当高的,也就只比官员差上一点。

教坊司一炮而红,彻底声名远播。

虽然说教坊司如此红火,不过是保持了它原本京城青楼第一的位置。但是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只不过是因为来教坊司的都是达官贵人,天生就要高出其他青楼一头。但同时,其他青楼对教坊司也是不服气的,认为教坊司不过是占了朝廷设置的便宜。要是真的和他们一样,未必能够竞争的过他们。

可是这次教坊司完全抛弃了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够进入的规矩,让商人百姓都可以进去。还能够如此兴盛火红,足以见教坊司的硬实力。

仅仅一夜之隔


状态提示:第419章 心痒难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