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成王不败寇>三皇子求救

凌奕的大军本来是停留在辽青山处理战争之后的百姓安抚,救济粮的发放,还要避免瘟疫的大肆爆发,一时间也不能离开岭西。

这已经是第二个月了,距离回京还有一月之期,时间充裕,凌奕也打算起兵出发了,但就在这时,狄族三皇子发来求救信。

狄王忽然暴病身亡,狄族大皇子起兵城外,二皇子被五皇子刺杀,七皇子年幼,原本要继承狄王之位的三皇子,因为内有五皇子压制,外有大皇子相抗击,三皇子无奈才求到了凌奕这边。

只是不知道为何狄族的事情为何会求凌奕,狄族几个皇子的事情凌奕都已经暗中调查过了,对于三皇子懦弱的性格也是知道的,此番行事倒是不太像三皇子平日里的作风,但是此事不管放任似乎也不太合适。

凌奕召集了众将,共同商议此事。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王爷大可不必多此一举。”左将军首先说道。

“此言差矣,现今狄族皇子众多,大皇子暴虐,好征战,三皇子性格懦弱,五皇子奸诈狡猾,七皇子又尚且年幼,如果三皇子此次不能安然登基,一旦狄族大权落到大皇子或者是五皇子的手上,不消一年,狄族又会领兵重来攻占我天朝的土地,到时候受苦的又是边疆的百姓。”关军师立刻回击道,左将军骁勇善战,但是心无城府,若是日后要领军作战是万万不合适的,凌奕也发现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一鼓作气,将狄族变成我天朝的一块土地。”右将军在岭西一月征战无数,看到百姓的惨况,他只想着能如何让百姓尽快脱离苦海,其实这也是一种办法,只是仍旧是不可行的。

“说的简单,狄族建立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然一直没有威胁天朝的礼仪,但是只这根基就比天朝深厚,再者,狄族近年来兵马强壮,如果真的要攻取狄族的土地,只凭借现在区区的十几万大军,是万万不够的。”关军师语重心长的说着,此次的左右将军都是第一次领军打仗,实在还是有待锻炼。

“右将,若是你来带兵,该如何攻取狄族。”坐在上位的凌奕开口问道。

“大军四散,由我,左将军,刘双将军,各自带领一部分将军,各个击破,最后直捣皇城。”

“这是从大局来看,究竟该如何攻城你想过吗?城中守将如何,兵法如何,粮草如何,将士如何,这都是你需要考虑的。”

“还有若要攻取狄族,非一日两日之工,后续大军的粮草,治病的药草,夺城之后该如何处置城中的百姓,百姓内乱之该如何镇压?更何况现在正值粮草困乏阶段,攻城之后你要如何分配手中的余粮,如何解决狄族的饥荒,我天朝都自顾不暇的事情,何必还要多此一举,在此期间惹祸上身,只会动摇我天朝的粮草根基。”

“攻进皇城之后,你该如何处置前朝皇族,杀了必定会激起百姓的怨念,百姓群起而攻之也不是不可能,留着就是他日的祸害,他日举兵反击也不是不存在,狄族与天朝的律令多有不同,你该如何管理狄族的百姓,如何统一双方的文化。右将,万事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你此番出来历练,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凌奕一番话说的右将开始深思,似乎是他行事太过于冲动了。

“先留着送信的使者,此事大家回去再想一想吧!”凌奕很快就遣散了众人,因为他感觉到有人来了。

“莫姑娘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彼岸和紫衣悄然就落在了凌奕的帐中,凌奕身边的暗卫并没有阻拦,看来是事先就料到彼岸会来。

“帮王爷解答疑惑。”

“是吗?那么就劳烦姑娘了。”

“狄族向天朝称臣百年之久,一向安分守己,此次出兵岭西事先并无异动,但是出兵之后岭西九城瞬间就被攻破,这其中如果不是有人故意为之,岂不是太巧合了。”

“彼岸查到八年前狄王身边出现了一个巫师,而狄族自此开始收兵买马,日益强大就是从那时开始,岭西九城攻陷之后,那个巫师被五皇子暗中毒杀,狄族便又如同一盘散沙,难道王爷不觉得此次夺回岭西并未多费心思吗?”

“这些本王都知道。”凌奕也感觉到事情似乎太过于简单,所以也暗中调查了,结果便是如同彼岸所说的那些,只是之后再无进展。

“那个巫师原本是凉山人士,幼时家中惨遭屠杀,一直被暗中收养在凉山邓府之内,而邓府主位上是邓青龙。”

“邓青龙。”提起这个名字,凌奕是知道的,曾经考取天朝文武状元的邓青龙,只是后来抱病隐居山野,但是现在提起来依旧是一个传说,天朝百年唯此一人,想不知道都难。

不过隐居山野一说只是用来隐藏事实的,当年的事情远远比外人知道的复杂。

“王爷不会不知道当年的邓青龙到底为何会隐居山林,那么王爷也就明白为何狄族明知天朝已经有意要助他们度过此次旱灾的时候,还是大举侵占了岭西九城。”

“原来如此。”凌奕也算是豁然开朗,这也是凌奕第一次知道邓青龙的隐居之地,原来竟是在凉山。

“不过姑娘前来不是专程来为本王解答疑惑的吧?”凌奕笑着,方才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专程等待彼岸的到来是为了其他事情。

“王爷的手中可否有一份竹简?”确实,彼岸此行为的就是那份竹简。

“有,而且不止一份,不知姑娘说的是哪一份?”凌奕故意调侃着


状态提示:三皇子求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