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35章 善后事宜

暮入阳翟,快要到太守府的时候,荀攸说:“我知你急着去太守府汇报公事,不必送我了,我自步行归家就是。”

荀攸说是不用送了,他又怎可能不送?到了里外,命诸人停下车马,亲把荀攸送到家中。离开荀家后,他叫周仓等人先回官舍,带了徐康、田丰和之前协助周澈办案的太守府属吏进入府内,求见何进。

何进刚吃过饭,在欣赏歌舞,闻他归来,即令女乐下去,一面派人去找钟繇、郭图诸人,一面召他堂上相见。

徐康、田丰没有官身,在院中等候。

周澈带了诸吏,去履登堂,跪拜行礼。因为周澈虽是中央官员,但品秩是六百石,何进则是二千石。他心道:“刚从堂上退出去的那几个女乐看着眼熟,似是郑促蓄养的那几个?”这话不好问,权当没看见。

何进请他们起身,笑道:“巡察一去半月,路上辛苦,人未归,歌谣已至,半郡百姓都在唱‘周皓粼,来何迟’啊。卿在阳城,逐奸除暴;案行七县,尽洗污浊。所到之处,如以利刃齿腐朽,不法守令望风解印绶。卿离郡府前,功曹言:‘先朝永兴年间,南阳朱公叔出为冀州刺史。闻朱公至,冀州部内诸令长,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卿之虎威,不让朱公。”

周澈行礼,惶恐言道:“澈不敢当,擅杀六百石下大夫,自知有罪,请明府责罚。”

“诶,事急从权。阳城之事,罪在沈汛。沈汛受国家重用,位列下大夫,不思报国恩,骄纵不法,当卿到后,又聚众抗法,私调铁官刑徒,欲以众犯禁,作乱阳城,杀之犹嫌轻!我已上奏朝廷,朝廷的诏书也到了,卿无罪也。”

“朝廷诏书已到?”颍川郡离洛阳不远,来回也就是几天的事儿。

“是啊。不但没责你的罪,还夸奖了你呢,说你临乱不惊,应对果决。”

周澈心道:“这得多谢沈汛昏了头,私调铁官刑徒进城。要不然,擅杀六百石,按律:不杀头,我也得入狱。”拜谢何进,说道,“澈诚惶诚恐,不敢当此赞誉。依律,擅杀六百石,不死也要入狱,沈汛又是赵常侍亲戚。今朝廷不怪,反赞誉臣吏,必是因明府为某缓颊了。明府厚恩,澈不知何以为报。”

何进笑道:“你不是已经报过我的恩了么?”

“澈愚昧,不知明府此话何意?”

“杜泉、郭佑把从郑促那里和沈家搜出来的债券付之一炬,推功于我,阳城百姓遂对我感恩戴德。杜、郭归来后,说这是你的主意。善则推君,卿真高洁之士也。”

周澈复又还礼说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此本人臣事君之道也,府君仕宦二千石,郡之长官也。且《礼》中有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然民作忠;善则称亲,过则称己,然民作孝’。明府曾口谕某说:‘良鹰不如凤凰’,‘武健严酷,不如礼让化之’。澈细思之,诚然如此,愿从今后改行仁爱,以礼让化民。”

何进闻他此言,颇是欢喜。

钟繇、郭图到了。

钟繇一见到周澈,就说:“‘周家潜龙,行县讨奸,乡长灭季,巡察黜贪,为民除害,席不暇暖!’。皓粼,百姓赞你的歌谣,满县皆闻啊!卿威震郡北,百姓之福。”欢畅大笑。

接着张综、杜泉、郭佑也来了。彼此见礼过后,各自入座。

堂上都是郡朝大吏,钟繇诸人慰问过周澈路上辛劳,话题转到善后事上。

周澈叫徐康、田丰把一路上收来的印绶、奏记捧入堂中。

前后被周澈驱逐,或者自辞去的县令长有四个,余下县丞尉、县功曹主簿、诸县各曹椽之属被驱逐或自辞的亦有三十四人,还有一颗是颍川北部督邮陈华的,督邮相当于纪检委。总计三十九个印绶,堆了一地。

周澈每过一县,都会给朝廷写一道奏记,再给何进写一道沟通的公文。说一下在当地的办案情况。何进对此早就心中有数,但当看到这么印绶堆积一块儿的时候,还是被小小地震惊了一下,震惊过后,心生喜悦,不是为百姓喜悦,而是为空出了这么多的官职而喜悦。

三十九个印绶,代表他可以再擢用三十九个“贤人”。当然,县令长、县丞尉是“命卿”,不是他能任命的,依照惯例,县属吏多由本县的县令长任用,也不适合由太守府越级任命,可他是郡守,诸县的案子又是在他手里的办的,他至少能提个名。这就足够了。

朝廷、各县会不会用他提名的人,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除恶荐贤”的美名。也正因此,当周澈在颍北大开杀戒的时候,他深为忧惧;当周澈把诸县都处理完后,他又为此欢喜。

郭图知他心意,欲拍两句马屁,转念一想,心道:“前次也是在这个堂上,争论该不该放周澈案行颍北时,我被钟繇好生羞辱。他说我是因为‘惧赵常侍’,所以才‘反对明府除奸恶’。如此污我,令人可恼。大丈夫岂有怀仇怨而不决之者乎?今夜我当报此仇。”笑对钟繇说道:“恭喜功曹椽。”

钟繇奇道:“我有何喜?”

“巡察使把颍北的浊吏都赶走了,诸县空出许多官职。简贤选能,填补空缺,这正是功曹的职权。昔日范滂在汝南做郡功曹的时候,激扬清浊,分别邪正,斥逐污吏,擢举善人,汝南人至今赞之。如今,也该咱们颍川人赞赞咱们的郡功曹了!”郭图摸着胡子,呵呵笑道。

何进面色微变。

钟繇不傻,听出了他


状态提示:第235章 善后事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