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58章 顿丘壮丁

许驹一愣,迟疑了片刻:“当然想,谁愿意寄人篱下,食嗟来之食。”

“那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臣恳请主公切莫错失良机。”

许驹打量着桓玄,厚厚的嘴唇蠕动了片刻:“将军,为什么这么说?”

“主公,臣这次远涉淮南,行三河,细作深入洛阳,打听到了不少消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消息便是朝廷要对北疆用兵,必定无暇估计东南。我们若是现在起兵复仇,朝廷必定会重兵镇压。咱现在手里有兵,可诈降之。”三河是指河东、河内、河南三郡。

“你说什么,让我向仇人低头?”许驹顿时怒了,拍案而起,脸涨得通红。

“主公,此乃权宜之计。一时低头,是为了休养生息,不再寄人篱下。就算不能恢复许氏国朝,但凭兵权,能得到一个侯爵,也比身为亡虏好吧?有了爵位和食邑,主公才有根基。”

许驹目光一闪,转怒为喜:“这样我就能占据会稽?”

桓玄迟疑了片刻,点点头。

许驹立刻高兴起来,起身在帐中转起了圈,盘算着得到会稽之后的情景。过了片刻,他又转过身:“朝廷会这么大方吗?”

“现在都立秋了,再过几个月诸侯王朝请在即,若能趁此机会,咱们也派使者奔赴洛阳,结交权贵,疏通关节,特别是打通王甫、曹节、张让这等阉宦,且天子亦是贪财之人,继续给当今天子献金,表示向化之心,求封会稽。若能获允,则名正言顺。若朝廷不允,我们也没什么损失。至少还可以争取到几个月的时间,从容经营已经占领的土地。此后是和是战,进退由我。”

许驹连连点头。“桓将军,你去谈。”

桓玄有些犹豫,却没有拒绝,躬身应道:“喏。”

周澈坐在帐中,周仓坐在他对面,小肃站在帐外警戒,不让任何人靠近大帐。

“元福,如今我们身陷险境,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就看接下来的交锋了。”

周仓与其对视一眼道:“三叔!刚才你们在船舱里,桓君他可曾透露什么想法?”

周澈想了想:“桓君虽是汉升故人,据物以类聚之意,我还是不太猜得透。不过,我可以肯定,他很希望许驹活下来,报答许氏父子知遇之恩。他想要的应该是会稽之地或鄞鄮三县,让许驹有安身之所。”

“会稽之地?心也太野吧?”周仓想了想:“如果得不到会稽,只给他列侯之爵,一县之地,他会罢手吗?”

周澈心中暗叹:“虽然他们是被逼造反,但是他们不造反,我哪来的军功。哎,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这次有朝廷授予的虎符,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平叛。突然变成封侯安抚,似乎不太可能。”

他思索了良久,才斟字酌句的说道:“元福,要是荀公达在此,我就不必烦恼了。其实桓君的意见其实并不重要,从他被派往涌江执行细作任务,身边还有许驹的眼线来看,他目前并没有得到许驹信任。”

“三叔!如果就事论事,就算是一个列侯,只要封邑合适,桓君也可能答应。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时间。可是对许驹来说,他能不能答应,就很难说了。家恨父仇,他已经在心里搁了几年,能不能放下,实在很难判断。三叔这怕是问题所在吧?”

周澈嘴角微挑,若有所思。听了周仓这句话,他想起了许驹当时的窘迫,突然多了几分信心。

在寄居山越和封侯之间,许驹会选哪一个?

“好了,我自有主张。你们小心戒备。”

“喏。”周仓和小肃同时应喏。

周澈望着松油灯,心中思付:“自朝廷授予我虎符来看,其实从来没有招抚的意思,怎么可能会封侯。之所以桓君和我有这样的想法,怕是因为北疆战事。”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八月,大汉对鲜卑发动了战争。这一仗动用了汉军六万,兵分三路。以匈奴中郎将臧旻、护乌丸校尉夏育、破羌中郎将田晏为统帅;还特请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征调并州八郡的匈奴部族配合汉军行动。

虽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战争的起因却是由一桩丑事引发的。中郎将田晏因事获罪,为了摆脱牢狱,以重金贿赂中常侍王甫。王甫见钱眼开,但却无力挽救,搜肠刮肚数日,竟想出煽动对鲜卑作战,借机保举田晏将功赎罪的荒唐主意。

鲜卑虽与汉庭小有冲突,但其首领檀石槐倚仗武力暂时统一部族,内部矛盾重重,基本上对汉朝没有重大威胁。王甫以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旧事怂恿刘宏,引发朝议。以蔡邕为首的老成大臣纷纷上书表示反对,可宦官和一心往上爬的中下级武将势力却大唱赞歌。最终,利令智昏的刘宏还是做出了错误决定,对鲜卑宣战。

皇帝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天下可就开了锅。因为数年来大汉针对的敌人一直是羌族,所以如何从胶着的西北战场收手,并转移到东北成了难题。苦于兵力严重不足,刘宏下令自河朔诸州征兵。政令一下,冀、青、幽、并四州都开始强征男丁入伍。

周澈躺在榻上睡不着:“其实朝廷北方这一仗就不该打!檀石槐的这个鲜卑单于是靠杀人杀出来的,部族本身就对他不服。而且他也一把年纪了,将来老了或者死了,鲜卑群龙无首马上就会内乱。到时候用不着打,册封他几个首领,煽动他们内乱,用不了几年的工夫鲜卑就瓦解了。


状态提示:第258章 顿丘壮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