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麟嘉元宁>第四十五章 期冀

吴成是两日后入的重华宫。/p

一进书房,吴成就迫不及待地抢过佩秋手中的茶,那茶,本是要上给周元宁的仙茗。/p

“你喝的果然是仙茗,怎么不让佩秋给我也上这个茶?”/p

周元宁笑道,“孤的茶你也敢拿去喝,佩秋,去上杯别的茶吧。”/p

吴成假意有些恼了,“殿下还真是小气,我难得能尝一尝这味道,别的茶还能入口?”/p

不是周元宁舍不得这仙茗,只是仙茗一茶为温性茶,适宜周元宁这样子的虚寒之人,吴成是男子,体质燥热,不适宜饮此茶。/p

周元宁也是读了些医书后,才发觉此事。也是到那时,才怀疑皇帝,是否早知道周元宁的女子身份。/p

“你之前喝过一盏仙茗,整宿都睡不着,你还敢再喝?”/p

吴成还在喝着仙茗,舍不得放下,“你别说,上次在灵兴寺喝的那杯,我现在觉得,比你宫里的还好些,起码,喝下去,对我没什么影响。”/p

周元宁愈发觉得灵兴寺不一般,只是藏的深,查不出半点端倪。/p

吴成有些不满,“我就说,那个燕来不中用,还不如交给我,我查到的东西,必定比他多。”/p

周元宁看了吴成一眼,“说得你在东江有什么发现一样,孤回到宫里这些时日,你来这那么多次,也没听你提起。”/p

吴成说不出话来,只得喝着手中的茶,不敢去看周元宁的眼睛。/p

东江之事看似简单,牵扯的事物却多,查起来千头万绪,一时之间,查不到什么东西。/p

前些日子,因着唐国公的事,吴成分了些精神在那上面。两日前,又得去查蓝正浩的事,手头一时拘谨,抽不出人手去查孙柯明那些人。/p

“说说吧,蓝正浩那里查出了什么。”/p

吴成放下茶盏,一一道来,“蓝正浩,麟嘉四年的举人,他的乡试卷子我也调出来看过,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p

“麟嘉八年,蓝正浩称病,并未入京参加会试。等到了十年,江阳知县在任上遇上了贼,昌州知府将蓝正浩报到吏部,吏部觉得合适,就让蓝正浩当了江阳知县。”/p

江阳在昌州境内,江阳失了知县,按常理,昌州知府上书朝廷,推举的起码也该是同进士出身,怎么就把蓝正浩推上知县?/p

周元宁皱了皱眉,“昌州知府只选了蓝正浩?”/p

“殿下,你有所不知,昌州在二十四州里,属下等,江阳更是蛮荒之地,不然,也不会发生知县被杀一事。当年的知县一死,人心惶惶,昌州境内,也只有蓝正浩请缨,知府也算解决了麻烦。”/p

吴成的话并没有解了周元宁的疑惑,反而疑心更重,“蓝正浩为人如何?”/p

吴成摇摇头,“手段极高,在江阳干了几件大事,是个狠角色,不过要是个性子软的,也压不住当地的百姓。”/p

越是贫穷的地方,民风越是彪悍,当地的官员若是不狠些,拿出点雷霆之势,可管不住统辖之内的百姓。/p

吴成也是不解,“我也觉得奇怪,陛下怎么选中了他家?”/p

周元宁和吴成心知肚明,周元宁的太子妃绝不可能是四王八公的出身,也不可能是朝中大臣之女。/p

皇帝一心想要改变大周的现状,可惜,用了许多法子,折损不少人手,都未曾改变什么。/p

大周立朝还未五十,却现颓势。/p

皇帝登基之初,朝堂之上,皆是四王八公的天下。四王八公,俨然成了大周第二个帝王。/p

皇帝废李后,便是要灭四王八公的气焰;嫁小妹,也是安抚人心之举。如此这般,皇帝才能在登基五年之后,初步掌握了朝堂。/p

四王八公之势,在朝堂上虽有减弱,在民间,声望依旧。大周三年一次的科举取士,本是为大周选送人才,可那些进士都入了四王八公的麾下,皇帝在一些事上,更是难以举步。/p

周元宁的生母虽是姓王,但跟端王府,没有半点关系。孝惠皇后的父亲,是有名的大儒,母亲,更是吴国公的小姐,皇帝立王氏为皇后,四王八公这才没有阻拦。/p

四王八公,这十二家,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这样子的庞然大物,把持着朝政,皇帝下达的政令,往往得不到执行。阿谀奉承之人越来越多,整个朝廷都找不出几个有才能的,要不然,也不会与北狄交战了那么多年。/p

连年的战争,天灾人祸,国库空虚。四王八公却贪了不少的钱财。国家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贫苦,四王八公却富得流油。/p

“那些肮脏的事,我也知道,我生在吴家,我娘却是皇家人,也是无奈。”吴成的声音有些低沉。/p

吴成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变成这样,可自己的家族一直都在把大周拖向深渊。/p

高祖皇帝逝世后,太宗根本就压不住四王八公。太宗皇帝在位仅七年,就离世,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嫡长子周承昌。/p

周元宁看着吴成的眼睛,极为真诚,“吴成,你生在吴家,还能追随孤,是孤的荣幸。”/p

生在四王八公府,没有同那些公子哥一样,仗势欺人,鱼肉乡里,侵占女色,而是同贫苦人家的好儿郎,一步步,成了传胪,成了左通政。/p

“不,是我吴成幸运,遇到了殿下。”/p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p

不仅仅是吴家吴成,还有王家景略。/p

这三个年轻人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 期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