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麟嘉元宁>第五十二章 生事

唐府自然是赞成,只是,四王八公同气连枝,若是只有他一家得势,其他十一府该如何?/p

一时之间,僵持不下,国公本就是超品爵位,如何再行加封?/p

最后,皇帝下旨,赏唐国公良田百亩,食邑千户。唐家由此,从最末等一跃而起,俨然成为四王八公之间的佼佼者。/p

一月后,御史上书,称唐国公私占良田,欺压百姓。唐国公不满于陛下赐予的百亩良田,又侵占数百亩。还私加赋税,让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现如今,百姓已到京中,想求陛下做主。/p

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此事。/p

唐国公不顾年迈,跪在宫外,请求陛下还自己清白。其他几府也纷纷上书,说唐国公一心为国,都是奸人陷害,请陛下切勿相信小人之言,而伤了老臣的心。/p

麟嘉十五年,离上次科举不过一年的光景。刚入仕的学子里,有几个机灵的,也跟在四王八公之后,摇旗呐喊。/p

周元宁又让礼部之人上书,说唐府内有违制之物,唐国公平日里吃穿用度,都超过了国公的规制。/p

皇帝更是气忿,又命礼部去彻查。在那个时候,周元宁以为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p

提高唐国公的待遇,是为了分化这十二家。这十二家虽然互为联姻,但也不是铜墙铁壁,就如同吴成和王景略所见,他们的内部可谓是风起云涌,为了自己家的利益,多有龌蹉事。/p

人算不如天算,周元宁本以为唐国公年纪之大,又是声色犬马之辈,就算心中有沟壑,也早就消磨在温柔乡里。/p

哪知,唐国公不愧是跟着高祖打天下的,唐国公一出手,就先毁了礼部,再去联合其他家族,将一切罪责推的一干二净。也将幕后之人,周元宁,暴露在四王八公府面前。/p

这一战,周元宁损失惨重。御史台和礼部数十位官员,或死或流放。周元宁本可以不暴露,只是,她不忍心那些青年才俊,落得如此下场。周元宁在大朝之上发声,为他们保住了性命,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p

周元宁一直怀疑,当年的恶疾,或许不是宫里,而是宫外的势力,下的手。周元宁的确,身子骨不如男子,可她也是从小练习骑射,也算强健。若不是知春透露了周元宁的弱点,小小的风寒,也不会如此凶险。/p

周元宁在那个时候,决定去江州,不仅仅是因为国师的预言,也是为了暂时躲避四王八公府的纠缠。/p

周元宁从回忆里回过神来,细细查看着账本。唐国公果然心思深沉,就算与周元宁撕破脸后,每年周元宁的生辰,周元宁虽然不在宫里,礼物还是照旧送来。其他府里送的大同小异,都是按着规矩来的。/p

周元宁正看着账本,重华宫外有了异动。周元宁有些心烦,原想叫佩秋去瞧瞧,这才反应过来,佩秋和维夏一起去了库房,现下,不在自己身边。/p

周元宁只好自己走出书房,门口站着两个小宫女,周元宁问,“宫里的掌事太监呢?宫外边是谁在闹?”/p

重华宫里的掌事太监,是皇帝派来的魏福,也是柳良海的徒弟。魏福满脸是汗,急匆匆来到周元宁面前,“殿下,奴才无能,实在不能处理,还请殿下随奴才去看一看吧。”/p

魏福不是这样无主意的人,周元宁知道是他遇见了难事,便问,“什么人在宫外喧哗?”/p

魏福道,“回殿下,是陛下新封的万才人。”/p

周元宁问,“是刚有了身子的那个?”/p

魏福扶着周元宁往宫门口走去,“是。”/p

周元宁好奇,“万才人到这来闹事,这是为何?”/p

魏福低着头,也不敢细说,只说殿下见了就知道。/p

重华宫与后妃公主住的后宫离得远,也不知那个万才人是如何越过重重阻碍,到了太子居住的重华宫?/p

远远的,就见一清秀妃子跪在地上,不停哀求宫门口的宫女内监,求她们让自己去见一见太子殿下。/p

这些宫女内监有了先前的例子,不敢再放人进去,只得一边派人告知魏福,一边又好生安慰万才人。/p

走进些,周元宁才发现眼前的女子有些眼熟,还没等细看,万才人就急着说,“殿下,您还记得妾身吗?妾身原先是在重华宫里伺候您的啊。”/p

周元宁看过去,这不是那个时候,佩秋选出来的宫女吗?她虽有点本事,只是周元宁觉得她有旁的心思,就让佩秋把她送回宫正那里去了。/p

“殿下,那日离了重华宫,妾身又被宫正分配到汤容华那里,现在,容华容不下我,还请殿下救救妾身的命,妾身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p

万才人哭得凄惨,声音凄厉,脸上还似乎有些泛红。周元宁为了男女大防,又顾忌着万才人是父皇的女人,不敢伸手去扶,也不敢让万才人入重华宫。只能让魏福扶起万才人,两人站在宫门口,当着一众宫女内监的面,依着规矩,说着话。/p

“万才人,你虽是从孤这里出去的,但你现在是父皇的妃嫔,孤不能插手。你若有冤屈,孤可带你去父皇面前申辩,你可愿意?”/p

万才人两眼通红,小声啜泣,以帕掩面,许久,等到周元宁都有些着急,才说,“妾身感谢殿下,只是妾身身份卑微,不敢面见陛下,怕陛下责罚。”/p

周元宁有些不耐烦,她最烦卷入后妃的争斗中,眼前的万才人不过是想让自己出头,好让自


状态提示:第五十二章 生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