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舒澜捏了捏元春渐渐有肉的白嫩脸蛋,挑眉问道,“不懂?”/p

元春确实是不懂的。/p

但心里多少有懂一些。/p

“以后就会明白了!”/p

他不可能一辈子都这么闲散,总会有身居高位的一天,元春虽好,可出身不够,所以得给她造势,让她有个好名声,以后和那些所谓的贵妇来往,才不会被人瞧不起,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p

楚舒澜想的清楚明白。/p

元春可能一开始不懂,问了荀嬷嬷后,便明白过来。/p

开始着手让人去看看,那些地方需要修桥,哪里需要铺路?/p

眼看夏天雨水季节就要多起来,那些木桥容易被冲毁,若是能换成石头桥,过桥也安全许多,还有那些坑坑洼洼的路也得修建起来。/p

元春拿着这些银子,确实有了许多打算。/p

她也没闲着,让人驾驶马车带她出去看,不是说某某村需要修桥便去了,也是要实地考察一番,预算需要多少银子,才拨银子下去。/p

周府那边,周二夫人也终于得到了路引,既然要去县城,周二夫人决定见元春一面,却得知元春出府去了,去了何处何时回来无人知晓,她便一直等着。/p

元春这半月忙的很,目前确定要修的桥有十几个,每一个桥需要出二十两银子,其中还有村民们出白工,不然还要多一些。/p

修桥的村民可以分到两个馒头,一碗肉汤,还有一嫂子红烧肉,不过肉里洋芋居多,但对村民来说,这已经是极好极好的午饭。/p

对元春也是感谢的很。/p

有了石板桥,就不怕涨大水被河水冲走。/p

而这些桥多数都是拱桥。/p

元春的善举让很多人不解,觉得这脑子有病,有银子不会自己花用吗?/p

元春也没去多言什么,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又从村子里买了十几个无父无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孩子养在家中,跟着几个夫子读书认字、练武。/p

或许那些桥、路她会得到几句夸赞,但是这些孩子却是不一样,她花了很多心思,没有更改他们的名字,也没有制止他们回家乡,便是因为这些,孩子们对她很是亲近,她成了他们的元春姐姐。/p

眼看到了六月,杨梅已经熟了。/p

元春累的瘫在床上,楚舒澜进来瞧着,上前给她揉捏着腰。/p

“这是怎么了?”/p

“累!”元春可怜巴巴的轻声低语。/p

是真的累。/p

修桥、铺路的银子已经拨出去,倒是不用她再多管,但是十几个孩子却是要管的,就那几个刚刚来,元春怕他们肚子里有蛔虫,请大夫开了药让他们吃,果不其然……/p

如今她又想着,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连饭都吃不饱,便让人去各村先打听,再一人送上十斤大米,十斤面粉,五斤肉去,倒是得了个善人的好名声。/p

可她却不太稀罕。/p

“这样子的善事,我怕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元春轻声。/p

一来她不乐忠此道,或许会去做,但不会如此刻意。/p

元春这些日子,也在思考何为善?但是她没领悟到,做这些事情的善意在哪里?/p

就是单纯的为了花掉楚舒澜拿回来的银子罢了。/p


状态提示:第499章 认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